暴雨过后,东莞各镇街迅速打响“双线战役”:一方面争分夺秒清淤排涝、排查隐患,全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另一方面无缝衔接、严防死守,妙招频出,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深入推进防蚊灭蚊行动,织牢织密虫媒传染病防控网。
全力以“复”
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暴雨过后,东莞各镇街迅速推进清淤、消杀、排涝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尤其是对受水浸影响较大的地方和企业开展清理作业,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全力保障群众安全,并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谢岗是此次受灾较重的一个镇街。记者了解到,在暴雨过后,8月7日,谢岗镇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统筹城管、水务、卫健等多部门力量,加快完成环境恢复与防控保障,帮助群众恢复生活、企业恢复生产。
位于谢岗吓村的东莞市添圣五金工艺有限公司,115名员工已全部到岗。企业经理冯兵和十几位工友也回到了工作岗位,统计受损货物,清理被水浸湿的包装纸箱,将货物搬运到阳光下晾晒。由于厂区地势稍低,车间内部分区域还残留着被水冲刷过的痕迹,但车间内部已基本清理干净。冯兵表示,截至8月7日中午12点,所有工人已返厂检修设备,预计两天后可正式复产。与添圣五金相邻的一间家具厂同样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清洁工作,同时维护、调试机器设备,很快也将复工复产。
积水退去后,谢岗村主干道及背街小巷堆积了大量淤泥和杂物。谢岗城管分局联合村委会组织环卫工人,调配高压冲洗车、垃圾清运车等设备,对路面进行“机械+人工”深度清理。8月7日下午,粤海大道北侧63间受灾房屋周边区域已完成清淤。消杀队伍紧随其后,用喷雾器对公共区域、排水沟渠及村民院落开展全覆盖消毒。在谢岗住建部门完成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和确认安全后,村民陆续返回家中。消杀人员随即开展入户消毒,对室内外环境进行细致处理。目前,村域内14家受影响企业已完成厂房清理和环境消杀,工厂复工复产。
在石龙镇,连日来的强暴雨,致使东莞火车站快速接驳区旁围墙被雨水冲垮,大量石块与墙体碎片涌入路面。这不仅阻断了交通,更对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石龙镇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快速响应、安全优先、高效清障”的处置原则,迅速集结应急抢险队伍。从接到任务指令到携带警示器材、清障工具整装出发,抢险人员10分钟内便抵达现场。
抵达现场后,抢险人员分工明确、行动果决,一方面迅速拉起警戒线进行封路指引,提醒过往人员和车辆提前绕行,严防车辆、行人误入危险区;另一方面同步投入清障,采用人工搬运与工具辅助相结合的方式,对路面障碍物进行集中清理,确保大块障碍物在15分钟内全部移至路边安全区域。针对路中间护栏因冲击出现的松动情况,抢险人员立即使用加固器材进行紧固处理,确保道路设施安全。
从接到险情通知到完成全部清障及加固工作,石龙镇于30分钟内高效处置了安全隐患,恢复了现场交通秩序。“石龙速度”又一次依托完善的应急预案和迅速的响应能力向市民群众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群众出行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黄江镇在此次暴雨中也受灾较重,多地出现内涝水浸等险情,随着雨势减弱、内涝积水逐渐退去,路面上留下不少淤泥、垃圾,影响村民交通出行安全。为尽快恢复镇内人居环境,黄江镇组织党员干部全力投身汛后街道清洁行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用最快的速度还原家园美丽本色。
为了尽快清除灾后垃圾,还市民一个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黄江镇46个部门和各相关社区共约800名党员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下沉一线,沿着黄江大道主干道,拿起铁铲、扫帚等清洁工具,主动投入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清理路上的淤泥积水、断枝落叶,并打开下水道井盖清理堵塞的垃圾。目前,黄江镇已对受浸区域进行全面排查,统计受损房屋、道路、市政设施和地质灾害隐患,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处理,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
防蚊灭蚊
妙招频出全面清积水
持续的强降雨,造成全市各镇街出现众多内涝积水,蚊子有了更多的繁殖场所,蚊虫活动更加活跃。各镇街妙招频出,既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干,又善于发动群众一起努力,以“雨停人到、水退场清”的效率,开展雨后清积水行动,掀起新一轮环境整治工作热潮,确保不留卫生死角、不存孳生隐患,全力阻断虫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
8月7日,长安镇开展雨后清积水行动。“天气逐渐恢复晴热,锦厦社区环境办和长安城管部门片区联动,开展翻盆倒罐清理卫生黑点及积水的专项行动,激发全体工作人员参与防控工作的热情,带动群众广泛参与防蚊灭蚊工作。”长安镇锦厦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沛洪说。“雨后有很多积水,会有蚊虫孳生隐患点,所以要定期进行清理和整治。”长安城管部门工作人员邓芷珊说。
不仅如此,长安城管部门还采用无人机巡查技术,细致排查辖区屋顶天台等防控盲区,如发现积水将及时与社区对接,提醒相关住户尽快清理。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长安广大群众也纷纷加入整治队伍,主动清理自家庭院、阳台、店铺门口的积水,铲除蚊虫孳生温床,降低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
茶山镇通过派发防控“爱心包”、制作“合格证”、“以奖促治”等,妙招频出,动员村民群众人人动手参与防蚊灭蚊。同时,不少企业也积极参与捐赠防蚊物资,共同筑牢防蚊灭蚊健康防线。
其中,茶山镇南社村推出了“以奖促治”的创新举措,发动全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入户工作,南社村组织工作人员逐户宣传和检查村民房前屋后、屋内及天台积水、垃圾清理情况等,对卫生情况良好、积水清理到位的住户派发《合格证》。这些住户即可凭《合格证》领取到饼干等奖品。位于南社村的东莞市华美食品有限公司也积极参与到防蚊行动中,捐赠了一批饼干作为此次行动的奖品,激励村民主动参与“清垃圾、清积水、灭蚊媒”行动,形成“全民清积水、合力防蚊害”的浓厚氛围。
屋里屋外翻盆罐、清积水,布雷图指数检测为0,就能领蚊香、扛10斤大米回家……连日来,南城街道扎实推进虫媒传染病防控行动,其中三元里社区推出《防蚊灭蚊激励及奖励措施》,通过“蚊香+大米”的接地气组合,撬动社区居民防蚊灭蚊大合力。“过去灭蚊靠喷洒,现在居民自己上。”三元里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在该社区,自激励措施出台之后,盛水容器“倒过来”,居家环境干净整洁的画面,逐渐成为三元里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社区宣传引导下,我们避免积水,及时清理杂物,保持环境卫生干净。”8月7日,记者走访三元里社区,该社区居民秦先生表示,大家都喜欢在家里种些绿植,盆盆罐罐比较多,遇上下雨天容易藏积水、惹蚊虫,清积水、防蚊虫才能更好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蚊香虽然不贵,但这份荣誉感和参与感无价。”三元里社区把“小奖励”嵌入“大防控”,既降低了基孔肯雅热等虫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也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协同”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光靠消杀队不够,得发动每家每户。”在万江街道,滘联社区联动爱心企业广东新纪元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发起动员奖励,完成“翻盆倒罐”任务者,即可兑换西瓜奖品。在捐赠现场,新纪元相关负责人一边擦着汗指挥卸货,一边说:“知道社区急需发动群众,我们早晨从农贸市场采购了一车西瓜,有2000个,保证新鲜。”
在现场,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鼓励居民学会“七天七招工作法”预防基孔肯雅热;孩子们帮着搬运瓜箱,笑得合不拢嘴;年轻夫妇讨论着如何改造阳台排水槽。这场景恰如该社区宣传画所言:“一个西瓜的力量,能撬动整个夏天的安宁”。村民李伯伯举着刚领到的西瓜笑称:“既清了卫生,又甜了嘴,一举两得。”
滘联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由2000个西瓜串联起的防控“战役”,印证了“无积水便无蚊虫,有合力方有平安”的口号。通过派发奖品,让每个家庭成为防控哨点,防线就真正筑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