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最常忽略的就是门口拜神的贡品托盘、上香底座,一下雨就很容易产生积水。”8月4日,记者跟随顺德乐从社区灭蚊网格员的巡查路线,寻找市民常忽略的“小积水”,实现抓小抓细,精准“排雷”筑防线。
传播疾病的花蚊子都是从哪里孳生出来的?在生活中,孳生蚊虫的水体属于“容器形”,具有静止、小型、干净等的特点。除了露天放置的闲置容器,村里水泥浇筑的墩子、遮盖建筑材料的防水布、闲置地基小巷低洼地面等都容易在雨后产生小积水,需要网格员及时发现处置。
“目前主要采取三个手段:翻盆倒罐、清扫积水以及投放灭蚊药。”社区网格员介绍,为了降低蚊虫孳生风险,对小型水体均优先采取清除一切没有用途的积水,对不方便处理的水体则投放倍硫磷等灭蚊蚴剂进行处理。同时,由于社区正开展环境治理工程,频繁下雨的天气,建筑材料堆放处容易出现积水,乐从社区通过填放沙石、将塑料帆布改成滤网等举措,尽可能减少雨水积聚。
在巡查的过程中,记者也发现,由于天气炎热,不少市民都使用空调,而产生的冷凝水多通过空调外挂机直接排到户外地面,容易在村居小巷的低洼地形成小积水,需要巡查的网格员及时清扫。“有些村民他们会用水桶接,扫地、冲厕所这样二次利用,我们也会及时提醒他们不要积存。”工作人员介绍。
为了进一步解决“空调外挂机积水”的问题,近日,佛山多地如南海大沥、里水镇街正开展“空调水管入网”专项整治,将村民家中的空调外机水管直接延伸接入到下水道管网,有效解决村居巷道积水,降低蚊虫孳生风险同时进一步改善整体卫生水平。“干净整洁很多,蚊虫少了我们也安心很多。”南海里水村民吴伯对于改造十分满意。
在灭蚊防蚊的巡查工作中,乐从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在村居的角落捡起塑料瓶、饭盒等废弃垃圾,工作人员指出,这些垃圾很容易成为积聚雨水的“闲置容器”,从而孳生蚊虫,希望市民将垃圾按规定投放到垃圾桶,齐齐筑牢防蚊灭蚊的健康防线。“希望大家都要有灭蚊防蚊的意识,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工作人员说。
文图、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敏珊、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