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深一度②|283.7%:一颗荔枝背后的文旅消费大戏
东莞+ 2025-08-03 10:56:17

6月23日上午10时,东莞茶山的冷链物流基地里,一辆满载1000公斤新鲜荔枝的货车鸣笛启程。经深圳机场直飞6000公里后,这批岭南佳果于11小时后登陆迪拜商超,随即掀起抢购热潮——1000公斤荔枝迅速售罄,成为当地超市的“抢手货”。这一幕不仅让中东消费者尝到了中国荔枝的鲜甜,更折射出东莞农产品出口的强劲势头,以及一颗红果背后牵动的文旅消费全景。

2025年上半年东莞经济“成绩单”显示,全市园林水果产量同比增长33.0%,其中荔枝产量同比暴增283.7%。自6月初首批荔枝上市以来,东莞28个镇街的15万余亩荔枝林齐发力,以“荔”争上游的姿态推动产销两旺。这颗小小的红果,正串联起农业升级、文旅融合、品牌出海的多维故事,成为东莞城市消费升级与形象传播的“甜蜜纽带”。

文旅搭台

从果园到嘉年华的“双向奔赴”

“这个夏天,荔枝是顶流。”随着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岭南荔枝再度成为全国焦点,而东莞则将这份热度转化为文旅消费的动能。

在厚街镇,一场“品质荔枝文化消费嘉年华”于6月拉开大幕。活动以“主会场+分会场”联动模式,将“吃荔枝”与“品美食”深度绑定,聚焦烧鹅、荔枝、腊味等东莞传统名产和地理标志产品,全力打造“莞邑美食”文化IP。

与此同时,东莞联合广铁集团推出的“乘高铁 品荔枝 进莞来”文旅主题活动,让虎门高铁站在6月迎来了特殊的客人:来自韶关、江西、贵州的高考学子们,开启了一场集品荔枝、观龙舟、赏潮玩、访大学、吃烧鹅于一体的体验之旅。“既能吃到最甜的荔枝,又能看到龙舟赛,还参观了东莞的大学,这座城市比想象中更有活力。”一位江西学子的感慨,道出了东莞借荔枝打通“文旅+教育+潮流”的巧妙布局。

文旅活动的火热,不仅带旺了人气,更化解了荔枝“大年”的市场压力。今年作为荔枝丰产年,岭南多地面临“果多价跌”的“价格内卷”,而东莞的冰荔、观音绿、岭丰糯等品种价格却始终坚挺。通过文旅活动强化消费体验,东莞荔枝跳出了单纯的“农产品竞价”逻辑,转向“文化附加值+品质体验”的价值竞争。

全球布局

从莞邑到世界的“甜蜜出海”

“世界荔枝看中国,高端荔枝出东莞。”要让这一招牌走向全球,东莞正不断拓展销售渠道,推动“荔枝出海”。

在香港市场,东莞创新推广了“果蔬拼装+集中申报”的出口模式:将荔枝与其他供港蔬菜、水果进行拼车运输,再进行统一申报、统一查验、统一放行,既降低物流成本,又提高了运输效率,保证了新鲜度。

在东南亚市场,东莞借力代理商网络打开局面,并在泰国实现了“商超+批发+社交电商”的立体化分销。而针对新加坡等消费能力强的市场,东莞则利用顺丰小件个人包裹速运服务,让荔枝直达消费者手中。

更远的市场也在被攻克。跨越6000公里,8小时抵达阿联酋迪拜的首吨荔枝被一抢而空,标志着东莞荔枝出口迎来历史性突破。迪拜的“抢购潮”将在更多地区上演,未来,东莞荔枝将以中东、东南亚市场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让东莞荔枝飘香世界、甜蜜全球。

产业筑基

从枝头到价值链的“高端跃升”

“高端荔枝出东莞”的金字招牌,绝非偶然。除了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更源于近年来东莞在荔枝产业全链条上的深耕细作。

在品种选育上,东莞持续领跑。广东重点推广的十大荔枝新品种中,有4种源自东莞,其中“冰荔”因口感脆甜、产量稀少,被称为“荔枝界爱马仕”,每公斤售价可达数百元,成为高端市场的代名词。

产业链的延伸更让荔枝“浑身是宝”。在东莞,荔枝不再只是鲜果:荔枝月饼、荔枝果酒、荔枝果酱等深加工产品走进商超;依托荔枝提取物研发的护肤品、保健品,成为美妆市场的新宠;荔枝花蜜、荔枝叶茶等“边角料”也通过电商渠道热销。

仓储物流的升级,则解决了荔枝“保鲜难”的痛点。目前,荔枝的保鲜期可达72小时。近年来,东莞通过“科技锁鲜+空运直达”模式,将保鲜期短的荔枝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市场。东莞荔枝热销,不仅帮助当地荔农增产增收,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农业的硬实力。从田间地头到海外餐桌,一颗颗荔枝承载着中国味道,也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以“节”造势

从单极到全域的“消费共振”

东莞荔枝的火热,只是城市“造节引流”促消费的一个缩影。2025年以来,东莞掀起“造节潮”,以节庆活动为支点,撬动全域消费升级。

1月,第十二届中国(道滘)美食文化节暨湾区非遗美食体验周历时6天,吸引31.6万人次参与,带动餐饮、零售消费超2亿元;3月,2025东莞-湾区国际咖啡文化节联动全城200余家咖啡馆,吸引广州、深圳等地爱好者跨城打卡,拉动咖啡相关消费增长58%;6月,华为开发者大会期间同步举办的松山湖开发者嘉年华,融合科技展示、潮流市集、主题论坛,单日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带动周边酒店预订量增长3倍。

这些活动中,既有结合本土特色的“新节”,如荔枝文化节、烧鹅美食节;也有引入的外来大IP,如草莓音乐节、国际龙舟邀请赛。“无节造节,有节造势”的新业态,不仅让市民游客“应节不暇”,更催生出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等新增长点。

从枝头到舌尖,从莞邑到世界,东莞荔枝正以多元姿态书写“甜蜜经济”的新篇。这颗红果,既是农业升级的产业链标杆,也是文旅融合的流量密码,更是城市与世界对话的桥梁。在丰产之年,“莞荔”的故事证明:只有将产业根基筑牢、文化内涵做深、全球视野放宽,才能让一颗小小的农产品,成长为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大引擎。而“高端荔枝出东莞”的招牌,也必将在产业与文旅的双向赋能中,愈发闪亮。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实习生:张悦桐 图片:东莞日报资料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