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的早晨,骤雨初歇。透明的水滴挂在不锈钢的窗框上,像是我思念的长泪。
我始终牵挂着的,那棵生长在东莞东江畔、樟村边上的古树,是否如故。
1997年的秋天,我高考落榜,跟着表哥来到东莞,落脚樟村江边工业区。白天走在樟村桥上,能看到伟明制衣厂的员工食堂。挨着伟明制衣厂的是一家鞋厂,两家工厂的生产车间和宿舍楼都有四层。再往前走,是铁皮房顶的厂房,加上我上班的玩具加工厂,好像有五六家。但具体是些什么厂子,当时我都没有记下来。就连那两棵大树,我都不知道名称。
那时,那段东江畔,临近河床,是两米多高的钢筋石块混凝土长堤。长堤之上,是一条梯体沙石路。长堤内是运河。靠近那棵大树的江堤,地形较宽。在那棵大树旁边,有两家用铁皮搭建的店,一家是摆着几张折叠桌的餐厅,一家店卖些日常生活用品。有些夜晚,经过那家小商店,总能听到歌声在夜空中飞扬。我是在来了东莞之后,才知道那叫“唱卡拉OK”,依稀地记着些歌声,“你总应该为你自己想想未来……”“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想你想你,最后一次想你……”
东莞成为改革开放的城市之后,江边工业区应运而生。那些厂房的地面,略比运河河面高两三米,进厂上下班要往下走一段斜坡。过了樟村桥,是现在的樟村社区。每天黄昏,那棵大树下的江畔,开来的车子,轿车不多,自行车在江堤奔跑,停留,像草原上的骏马。但最让我惊诧的是,情侣们为何偏爱来那棵大树下的江畔?他们在夜风中追逐,牵手,拥抱,亲吻,或是初识,或是热恋中……青春是划过的星火,岁月婆娑,那一棵大树,留给我的感动,谜一样。
爱情,我也向往。只是,漫长的漂泊生涯,我才开始。青春季节的风花雪月,于我,还是一本未曾打开过的书。
1998年10月,我挥别樟村,踏上新的征程。
时光荏苒,27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樟村那棵大树,在我的心里,一直像是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中,冯婉喻守望的车站。
我要找的江边工业区呢?早已踪迹全无。我在桥栏两侧极目四望,难道我走错了方向?
没有!远远的我看到那棵大树。那棵大树,园艺与路标的组合,在宽阔的沿江公路上,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桥下一边是车流如梭,一边是江水滔滔。久别重逢,我有些迫不及待地向那棵大树奔去。
犹记当时的运河,又脏又臭,两岸是生长杂乱的水草。那时江边工业区的小厂像个野孩子,运河成了他们的公共厕所。我们厂的厨师的妻子和老板娘是亲姐妹,土生土长的樟村人,四五十岁左右的年龄。也不知道厨师何时搭建的猪圈,十几头猪常嗷嗷回答我们无聊时的挑逗。而今,江堤往来人,谁知道这里曾是工业区?一排排绿树、纵横如虹的桥,倒映在运河里,绿影娑婆,温婉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朵,宛如小姑娘漂亮的裙边儿,在蓝天下自在摇曳。
我站在那棵大树的旁边,这时我才发现,初到东莞坐过的“圆凳”,像一围巨大的怀抱,护着两棵龙飞凤舞的大树。一棵大树,树干如苍龙,雄壮,魁梧;另一棵大树,如芭蕾者的腰肢,丰腴,妩媚。从混凝土砌的怀抱内沿到大树根底,竟要走十个梯级。
我在树下的铭牌上知道,这是一棵木棉树,它不只曾经温暖过我的双眼,也守望在东江,八百多年了。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个夜晚,这棵木棉树的树冠突然光华四射、闪烁生辉,枝干玲珑剔透,蔚为壮观,即便在几里外也能看到那耀眼的光环。此景实为晚上无数萤火虫飞来布满了全树,掩映着满树红花,构成“火树银花”的奇观。村民谓之人杰地灵,木棉也因此备受宠爱,不仅成了樟村的象征,更成为樟村人心目中的保护神。
单是八百多年来的中国,改朝换代,外敌入侵,岭南大地多是兵家必争。战争,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不计其数的人流离转徙。除了战争外,还有台风肆虐。沧海桑田,都没能改变这一棵“火树”在东江畔的守望。
木棉的花朵盛开于乍暖还寒的初春,花红似血,远观宛如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气势极为壮观。木棉又叫做英雄树,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一片片火红火红的花朵,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上,如丹心碧血,守护着希望和幸福。
是的,当火红的木棉花盛开的时候,那种火热的激情将感染所有的人,带给所有的人幸福与快乐。
八百多年的风雨,葱郁了这一棵木棉的劲枝。木棉的雄姿早迷住了一棵榕树。这棵榕树在何年何月降临在她身边,不见有记载。在南方漂泊了许多年,我发现有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但凡数百年的榕树,其下必有香火,不限年节,点燃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向往。
两棵树天然的合抱之躯,枝与叶在风雨中的疏密和刚柔。尤其是在木棉的红花与榕树的绿叶相伴的时候,那是能让多少人倾慕的时光啊。纵使偶然的一瞥,“连理树”“鸳鸯树”的意象也会浮现在人们心头。
回首青春时节,浪漫的爱情,像春天的木棉花一样,越开越浓。花开花落,春夏秋冬,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男女,与漂泊时代息息相关的歌曲,谁不用心动情地唱?
暑往寒来,大地回春。温暖了世间八百多年的木棉,慰藉过我漂泊的青春的木棉树,如今,又将是一季红胜火。沿江路车流如梭,故地重游的我,独立树下,眺望东江拈花笑春风,口占了首古诗《东江古红棉》存证:
王洲桥畔水汤汤,古木双栖气自昂。
铁骨棉红昭烈魄,云冠榕翠荫慈航。
沧桑历尽根弥固,情爱凝深叶愈苍。
千载东江流不息,巍巍一柱立斜阳!
无论是爱情,还是其他,但凡是人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两棵古树下,我都会为他们发出衷心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