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谢岗镇窑山村紧扣村民所需所盼,精准发力环境提升、文化传承、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荒地变身“活力乐园”
走进窑山村,博深高速桥下一片曾经的荒芜之地已华丽蝶变为功能完善的“窑山公园”。过去杂草丛生、积水严重的桥下空间,如今铺设了排水管道,实施了路面硬底化,并高标准建成了篮球场、儿童游乐区、健身步道等设施。
针对桥下光照不足的特点,村里创新采用“旱溪”景观设计,巧妙运用卵石和耐阴植物营造出自然生态意境。如今,这里已成为村民日常休闲娱乐的“打卡地”,真正实现了“小投入”换来“大幸福”的改造初衷。
与此同时,窑山村村委会聚焦村民“急难愁盼”,扎实推进村内道路“微改造”工程。针对窑下村等重点区域道路坑洼、减速带老化等问题,实施硬底化改造,更换破损减速带,有效消除了出行安全隐患。如今,村道平坦整洁,安全设施完善,村民的“脚下安全”得到切实守护,村容村貌也随之显著提升。
“现在房前屋后道路都做了很多绿化,公园也做得十分好,我有空就跟家人小孩出来散步,觉得住这里很舒心。”村民谢惠球说。
村史馆传承客家文脉
2024年落成开放的窑山村村史馆,以“东极启明,筑梦窑山”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实物展陈、详实的图文展板,生动再现了客家先民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馆内收藏的农具、生活器具等老物件,成为连接年轻一代与祖辈生活的桥梁,有效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座村史馆不仅是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了外界了解窑山历史与发展的亮丽窗口,有力提升了村庄的文化软实力。
此外,窑山村始终将关爱老年人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举措:举办“长者宴”凝聚乡情乡谊,组织义剪活动解决生活所需,开展健康体检守护银发健康,举办反诈讲座筑牢财产安全防线,还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织密养老保障网。
从荒芜之地到活力公园,从坑洼村道到平坦通途,从文化传承到暖心养老,窑山村“百千万工程”的每一项实践都深深扎根于村民的需求,结出了提升获得感的丰硕果实。展望未来,窑山村将继续深化“百千万工程”实践,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奋力描绘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