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太阳火辣辣的,把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外墙都晒得发烫。我站在“老虎山下英雄五少年”的雕像前,第一次那么认真地敬了一个少先队礼。因为我知道,这片土地下,藏着比课本里更真实、更感人的故事。
走进纪念馆,辅导员老师指着一样东西大声说:“快看这门老炮!当年东江纵队的战士们,就是用这个大家伙,狠狠教训了侵略者!” 炮身上长满了绿色的锈,可炮口却高高地昂着,指向天空,好像在说:“我们可没认输!” 我盯着炮轮旁边那个旧旧的弹壳,心里一下子明白了:原来“顽强”这个词,就是像金属撞在一起时,蹦出来的那些闪亮的火星子!
最让我忘不了的,还是那五个英雄少年的雕像。我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其中一位小英雄的手掌。铜像的手好粗糙啊,像老树的皮一样,但奇怪的是,我好像感觉到一点点温热,难道是八十多年前他们滚烫的热血,真的能穿过那么长的时间,传到我的手上吗?雕像的眉头皱得紧紧的,像个“川”字,手里紧紧抓着一块石头,一点也没发抖,好像马上就要跳起来继续战斗!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懂了,“坚韧”不再只是试卷上要填写的答案,它变得那么真实,就烙在我的指尖上,感觉热乎乎的。
后来,我们换上了小军装,在草地上体验“行军”。当同学吹响军号,那尖利又响亮的声音一下子划破了安静的天空,我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原来真的有一种声音,能穿过那么多年,把勇气直接送到你的骨头里。我们举着红旗往前走,风把旗子的一角吹得“啪”地打在我脸上,痒痒的,我刚想笑,可笑容一下子僵住了:当年那些战士们举着的,可是真真正正的大刀和枪啊!那得有多重?他们该有多累?
坐车回去的路上,我看着窗外的东莞,到处是高高的大楼,绿树成荫,特别热闹繁华。但我知道,我们今天能享受这份和平安宁的“凉快”,是因为当年有无数像东江纵队那样的英雄,用他们的热血,像暖炉一样为我们“焐热”了这片土地。重走东纵路,我的手指碰到的,不只是冰凉的铜像和玻璃柜里的老物件。我摸到的,是像火一样滚烫的信念!就像那尊少年雕像的掌心,只要有人愿意伸出手去触碰,那份温度,就会一直传递下去,永远不会变凉。
作者: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五小学 五年级 10班 谭安然;指导老师:姚金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