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东江烽火 传红色薪火| 抗战老兵王国华: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电台
东莞+ 2025-07-30 15:29:27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东莞日报社联合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东莞市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推出“忆东江烽火 传红色薪火”系列报道,寻访抗战遗址,走近抗战亲历者、见证者及其亲属,重温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敬请垂注。

“父亲是一名通信老兵,他常常说一句话:‘怎么样都要保护电台,电台像一条命一样。”盛夏7月的一天,在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抗战老兵王国华的儿子王卫平,他带着父亲挂满勋章的马甲和手写回忆录前来,向记者讲述那段关于父亲的峥嵘岁月。

少年参军,再艰难也坚信胜利会到来

△王国华

王国华是东莞厚街人,出生于1926年。年少时,他进过学堂读过书,参加了少年救亡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国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并于1944年正式参军,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多场战役,担任多种职务。荣立三等功1次,数十枚勋章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

1943年冬天,日军对东莞大岭山游击根据地进行万人扫荡,一旦发现游击队的行踪,就会采取突击。那时王国华也是游击队员,经常需要转移。

为防备敌人半夜突然包围袭击,经常一个夜间,游击队要进行一至三次的转移。只要收到突击的消息后,不管是黑夜不见五指,还是电闪雷鸣,都要迅速转移,而且不能打电筒。如果咳嗽了,要用毛巾捂住嘴巴,不能出声。

他们经常转移到不同的村庄、山林甚至墓地。“我还曾在袁屋边村外的一个墓地睡过一夜。”王国华曾回忆说,那晚连穿在脚上的鞋子都没有脱,望着夜空深处微弱的星星,疲劳了就睡着了,在天亮之前大部队又转移了。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王国华没有想过放弃,他坚信,只要大家合力,一定会打败日军。

参军期间,王国华曾任东江纵队司令部电台报务员、新四军军部情报处情报科员、广东粤北军区司令部参谋、广东南雄县武装部副部长等职务。

在当时,情报尤为重要,部队间沟通全靠电台。自从事情报联络工作后,王国华对工作内容始终守口如瓶、临危不惧。他曾说:“怎么样都要保护电台,电台像一条命一样。”

晚年登台,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革命精神

△王卫平

“父亲快90岁的时候才开始写起了回忆录,把自己当年如何参加游击队,如何抗日救国的那段日子记录下来。”王卫平边翻阅厚厚的笔记本,边对记者说道。

此外,王国华还曾加入了东莞军休志愿服务队莞城红色宣讲团,上台给后辈讲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父亲常常和我们说,自己感到最光荣的事,就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时常会和家人回忆那段烽火岁月,教育子女珍惜安定幸福的生活,这对王卫平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打下来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受父亲影响,王卫平积极传承弘扬革命精神。2019年,他主动加入了东莞市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被推举为副秘书长。近年来,他和会员们常常到社区、学校、企业为后辈们讲父亲的经历,讲东江纵队的故事。“我希望有更多年轻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王卫平说道。

接下来,他还计划将父亲的手写回忆录整理出来,为后人留下更多的宝贵资料,让更多人知道那段历史。革命精神代代传,这是王卫平的愿望,也是父亲王国华的愿望。

文字:肖郅朋 图片:黄智谦 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