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宜山海情③ |东莞援藏擦亮“世界柏树王园林”绿色名片
东莞+ 2025-07-30 08:56:12

■作为4A级景区,在东莞援藏工作组顺利完成保护工作,大柏树自然保护区重新开放后,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 援藏工作组供图

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318国道旁,有一个大柏树自然保护区。里面巨柏挺立,处处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礼赞。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林芝视察时,强调要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大柏树生长的这片土地,立地环境脆弱、雨季水患频发、生态保护技术滞后,面对这些挑战,东莞援藏工作组坚持助力林芝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把大柏树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利用援藏资金,巧妙地将自然之困转化为景观之美,助推雪域江南端稳“生态碗”,吃上“生态饭”,让更多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重点打造

从荒凉之地到4A景区

林芝市地处藏地东南,降水充沛,植被丰富,造就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秘境。雅鲁藏布巨柏(以下简称“巨柏”)是西藏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著名的“世界柏树王自然保护区”便坐落在巴宜区八一镇巴吉村。

保护区内,1000余棵巨柏傲然挺立。经鉴定,422棵树龄超过100年,其中1000年以上树龄的有72棵,2000年以上树龄的有9棵。树龄最长的一棵巨柏,已经超过3200年。

这是国内唯一的巨柏保护区,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以前这里可没这么热闹,很荒凉,更不能给当地农牧民带来任何收入,柏树的保护也做得不够到位。”巴吉村党支部书记米玛说,“东莞援藏工作组来了之后,这里的情况才发生改变。”

巨柏立地环境恶劣、水土流失、群落功能衰退,面临森林火灾隐患、高海拔极端气候等挑战。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是历届东莞援藏工作组面临的核心命题。

“我们为这片拥有近千棵柏树、其中包括50棵珍稀古龄巨柏的胜地,规划了景区布局,修建栈道与亭台楼阁。”2014年,援藏干部借助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的专业力量,精确测定了柏树王的年龄为3233年。东莞第七批援藏干部,原林芝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孙世宏回忆说,“这一发现修正了以往2600年的估算。”

为保护好这一批珍贵树木,2000年,广东省投资220万元修建了世界柏树王园林景区。东莞第九批援藏工作组实施世界柏树王“提质扩容”项目,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东莞市委、市政府和广东省援藏工作队的有力统筹调度下,东莞援藏工作组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开展本底调查,对景区内柏树建立“一树一档”

科技守护

千年古柏“智愈”新生

“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由于天然分布和自然环境比较特殊,加之风倒、自然死亡、人为砍伐采枝、种子质量低下等一些自然和人为干扰,保护好这些超高龄珍宝,可谓迫切且困难重重。

“以‘一树一档’‘一树一策’精准破局,每一棵古树都有‘身份证’,我们精准掌握它的‘身体状况’和‘心情状态’。”东莞第十批援藏工作组组长,巴宜区委原常务副书记、区政府原常务副区长陈健华介绍。

2022年以来,在东莞市委、市政府和广东省援藏工作队的支持下,巴宜区大柏树景区“提质扩容”工程累计投入援藏资金6600万元,实施八大生态工程,完成世界柏树王自然保护区“提质扩容”6个生态保护子单位项目,推动巴宜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保护区内,粤林大柏树生态科普馆详尽展示了东莞援藏人事无巨细的努力:制作并悬挂425棵巨柏古树保护牌、清理基部杂木和树木缠绕藤本、建立古树信息化管理系统、修复巨柏主干损伤木质、监测巨柏群落水土指标……

古柏长在山坡上,因为水土流失造成根系裸露。受自然环境限制,在机械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如何把营养土等物料运上山,是个大难题。

工作组和当地村民一起,用摩托车、人背马驮的原始方式,把物料运上山。为了开辟一条上山的运输通道,当地村民甚至在种植的麦田里专门划出一条道,供物料运输使用。

“在生态修复与保护过程中,我们没有打扰松鼠、鹦鹉这些‘原住民’,保护好它们的家园。”东莞第十批援藏工作组队员、巴宜区发改委原副主任邓富林说,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也是粤藏各民族团结协作的见证。

价值转换

生态颜值撬动文旅经济

依托巨柏保护工程,东莞工作组实现10多项生态修复及监测技术在高原首次应用,为高原生态保护积累实践经验和数据支撑。

2023年7月项目完成后,经过两年多持续的生态监测,工作组监测到黄喉雉鹑等110种鸟类、中华鬣羚等8种野生哺乳动物,监测结果显示保护区内生态持续向好。

“以前配套设施少,游客也少,现在我们的收入翻了三四倍。”在保护区入口,巴吉村村民卓玛央宗经营着一家小店,主要售卖土特产、玉石、虫草等。这个约10平方米的店面,承载着全家生计。东莞援藏修建的景区店铺,供村民免费使用,旺季忙不过来,孩子放假都得来帮忙。

生态“颜值”撬动经济“价值”。这方寸小店年净利润达7万-8万元,是村民收入的一部分。每到节假日,是巨柏保护区的“繁忙日”。林间传来窸窣响动,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看、拍照。

更深远的变化藏在文旅产业链中。未来,林芝市将结合桃花节、藏地徒步、高原赛事、展会论坛等文旅IP,推动“生态修复+文旅经济”联动开发。

东莞工作组用实践证明:雪域高原的绿色奇迹,既是生态保护的答卷,更是乡村振兴的钥匙。

在顺利完成保护提升工作后,大柏树自然保护区重新开放。截至目前,世界柏树王园林景区共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近1000万元,其中反哺村集体收入约300万元,真正让当地老百姓端稳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

文字:吴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