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地救人、酒店救急!厚街医生李金庭21年守牢生命关
东莞+ 2025-07-29 22:37:21

在生与死的竞技场上,他如同一座不熄的灯塔,二十一年如一日照亮生命悬崖的边缘。作为东莞市厚街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李金庭用精湛医术托举生命希望,以仁心大义诠释医者担当,被无数患者誉为“生命最后防线”的守护者。

技术精进:开拓生命的战略通道​

李金庭将“精益求精”奉为圭臬驱动技术创新。他率先在东莞实施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REBOA),为创伤大出血患者赢得生机;成功主导全市首例严重创伤复苏性开胸术,重启停搏的心脏;更突破极限完成东莞首例无心跳状态下持续心肺复苏转运并行心脏介入(PCI)手术,开辟生命通道。同时,他早期引入有创颅内压监测、重症超声、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技术,显著提升救治成功率。

“病人是最好的老师”,李金庭在无数次急救中淬炼医术:从病情辨析到技术应用,从抢救流程到临床决策。他与团队坚守“不放弃、不抛弃”原则,这份执着正是“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

生死时速:刻入骨髓的医者本能​

对李金庭而言,救人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2016年一个平常的下班途中,他偶遇车祸后心跳骤停的患者,没有丝毫犹豫,跪地施救,与死神展开争分夺秒的较量,其事迹经媒体报道广为传播。2023年12月5日,在全市应急救援拉练协调会间隙,隔壁突发新郎心跳呼吸骤停险情,他迅即组织现场专家投入抢救,仅数分钟便让新郎恢复了心跳和呼吸。此次生命救援更受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人民网等国家权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报道。这两次挺身而出的行动,向社会生动传递着医者无疆的大爱。

而这份担当在抗疫战场淬炼得更加耀眼。2020年新冠疫情危急关头,李金庭临危受命驰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在那段艰难时期,他全程守护并参与救治了一位经历了59天呼吸机支持、39天ECMO支持的极危重患者,最终携手团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2021年末至2022年初,他再次被紧急抽调支援东莞市常安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展救治,用过硬的专业能力成为战疫前线的“定海神针”。

薪火传承:筑牢生命防线根基

深知守护生命需要最坚实的根基,李金庭将“上医治未病”的理念付诸行动。作为东莞市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二队队长、应急办主任和AHA美国心脏协会BLS导师,他坚信“人人会急救”才能织就更密的生命安全网。近五年,他带领团队足迹遍布社区、企业、校园、警营,累计培训社会公众超2万人次,将急救自救的“金种子”播撒四方。

在团队建设上,他同样倾注心血,将现代质量管理理念融入科室管理,持续提升厚街医院急危重症团队的整体战斗力,锻造了一支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生命守护军团”。

医路求索:廿一载初心如磐​

二十一年青春热血,尽付生命守护事业。李金庭获聘“广东医科大学兼职教授”,担任国家及省市多个重要学会核心职务。他主编参编专著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8篇(含SCI 1篇),主持省级继教项目5项。他荣膺了包括“东莞市优秀共产党员”“东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东莞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东莞好人”“东莞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并曾获市急救技能竞赛奖项、紧急医学救援优秀团队奖及年度学会先进个人。

对此,东莞厚街医院相关负责人评价道:“李金庭主任是救死扶伤的医者典范,更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他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大爱无疆的职业操守和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是全院学习的榜样。”

“医路无涯,我将继续前行”——这句朴实的誓言,不仅是他二十一年如一日救死扶伤的信条,更是面向未来的坚定承诺。在永不停止的急救征途上,李金庭将继续为生命守夜,为希望领航,守护着那道至关重要的“生命最后防线”。

文字:赵浛锐 图片: 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