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东医科大学“旗帜飘扬”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迷彩课堂上,火箭军退役士兵朱逸正讲述着贵州榕江灾后重建的经历。台下,10岁的张杰不自觉地握紧小拳头,眼睛闪闪发亮。课后他冲到朱逸面前:“朱老师,你像超人一样保护大家!我长大也要这样!”这一幕,正是这支特殊队伍开展国防教育的生动缩影。
这支由退役大学生士兵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创新打造“迷彩课堂”品牌,三年来累计服务252名儿童,用22.5小时的沉浸式国防教育,在童心播下爱国强军的种子。
活动现场,三位退役士兵用亲身经历将军营生活具象化,向孩子们展现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
朱逸分享了他在火箭军这个“大国重剑”部队中的经历,从严苛训练所造就的严谨与坚韧,到参与肇庆怀集和贵州榕江灾后修复的志愿经历,都充分诠释了“脱下军装,军魂犹在”的担当精神。
黄子幸,曾服役于陆军,他生动描绘了“铁脚板”走天下的陆军生活。从野外驻训、长途拉练和战术演练的艰苦与荣耀。到模拟实战演练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陆军官兵在复杂地形中“攻必克、守必固”的坚定意志。
陈芳芳,前海军士兵,她向孩子们展现了独特的海军生活。从舰艇上的日常训练到守卫万里海疆的情景,她用亲身经历介绍了国产航母(如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帮助孩子们对“走向深蓝”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些生动鲜活的故事将抽象的军营纪律与青春热血紧密相连,拉近了国防与孩子们的距离。
现场英雄故事的动人讲述同样引人深思。退役士兵们深情回顾了革命先烈叶挺、杨根思及新时代戍边英雄陈祥榕、肖思远的感人事迹,以此传递忠诚、担当与牺牲奉献的精神内核。
此外,活动还通过运用比喻与视频,形象介绍了国产航母和先进战机,如歼-10和歼-20,以及新型智能化后勤装备,激发孩子们对科技强军的向往与自豪感。在趣味互动环节,精心设计的“军营报数”“信号传递”等军事主题游戏,让孩子们在参与与欢笑中体验纪律与协作;“折纸战机”的创意活动更是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科技兴趣。
孩子们全情投入,创意在指尖跃动,作品充满童趣与想象。课后反馈令人欣喜:他们不仅对军人职业的敬意显著提升,对国防知识的探索欲也空前高涨,纷纷表达“长大要当兵”“学习解放军叔叔的勇敢”。此次活动成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国拥军、崇尚英雄的种子,有效增强了青少年的国防意识与民族自豪感,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生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