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陈同学!恭喜您,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了!”7月28日上午,一辆中国邮政EMS的邮递车稳稳停在横沥镇棕榈园小区的大门口。这封即将送达的邮件,不仅是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更是陈思瑾同学十二年寒窗苦读、奋力拼搏的最好结果。他将由此开启北京大学的求学之旅。
以685分考进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在邻居们期待的目光中,投递员捧着这份意义非凡的邮件,脚步沉稳地走向陈思瑾家中。接过邮件的那一刻,陈思瑾的父母难掩激动,连连赞叹“太棒了”。
陈思瑾小心翼翼拆开红色信封,北京大学独有的浪漫封套层层展开,印有校徽与校园小景的录取通知书赫然出现。这封通知书不仅是一份入学凭证,更意味着陈思瑾将以685分的优异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即将开启8年制本博连读的深耕之旅,顺利毕业后直接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从查到录取结果那天起就天天盼,现在握在手里,心跳还是忍不住加快。” 陈思瑾指尖轻抚着通知书的封面,言语间满是雀跃,“感谢父母18年的培养,感谢母校在学业和生活上的悉心照料。”
找准适合自己的目标
谈及学习方法,陈思瑾坦言并无“万能公式”,关键在于找准适合自己的节奏和目标。“面对紧张的高中生活,不必给自己过大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目标自然会越来越近。”他笑着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看着儿子圆梦,母亲舒晓玲翻出手机里一张旧照片,眼角泛起泪光——那是陈思瑾小学时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留影。“没想到就此与北大结缘!”母亲骄傲地说:“这孩子从横沥镇中心小学开始就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高中后,他坚定了学医的目标,学习上拼尽全力,还积极参加各种医学研学营,回来就兴奋地跟我们讲细胞、谈病理,眼里有光。今天终于得偿所愿,我们由衷为他高兴。”
父亲陈善国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坦言从未用“紧盯”的方式督促孩子。陈善国表示:“周末孩子回家,我们就陪他下棋、打球。孩子拼学业已经够累,家里就该是能彻底放松的地方。这种无声的支持,或许就是他能心无旁骛往前冲的底气。”
扎扎实实学好专业知识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陈思瑾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我渴望探索更广阔的世界,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但最重要的,是扎实学好基础医学的专业知识。未来若能减轻患者一分痛苦,对疾病机理多一分透彻理解,这八年的光阴便不算虚度。”
这封庄重的录取通知书,是对陈思瑾寒窗苦读的最好回馈,更是他人生道路上新的起点。愿这位少年带着赤诚与执着,在北大校园探索未知,在医学领域勇攀高峰,未来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