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第七批新职业正式发布,包括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其中,由东莞市开发的“碳纤维制品成型制作工”成功纳入新职业目录,标志着东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体系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
这次发布的新职业和新工种,主要特点体现为3个“新”: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催生了大量数字新职业、新工种。

人们对生活品质、健康管理、精神文化、个性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新消费催生新的职业。

新业态的发展正在深刻重塑就业市场,催生出一批兼具技术含量与时代特色的新职业、新工种。

东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开发“碳纤维制品成型制作工”这一新职业,是因新材料产业驱动使然。碳纤维素有“黑黄金”“新材料之王”之称,其比重不到钢的1/4,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具备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轨道交通、体育休闲等高端制造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碳纤维产能已达13.55万吨,同比增长113%,预计2025年将突破29.9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40%以上。
近年来,东莞市坚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方向,加强职业能力开发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东莞市碳纤维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市从业劳动者超过5万人,具备良好的产业规模和人才集聚优势。此次成功开发碳纤维制品成型制作工新职业,正是东莞聚力新材料领域发展的具体体现。
接下来,东莞市将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开发要求,加快制定职业标准、评价规范,推动职业培训和技能评价工作落地见效,不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技能动力。
第七批新职业:
17个新职业
检验检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养老服务师、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装修管家、工伤预防咨询师、电子电路设计师、室内环境治理员、家政服务经理人、电力可靠性管理员、电力聚合运营员L/S、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代用茶加工工、咖啡加工工、碳纤维制品成型制作工、铁氧体磁体制造工、钢结构装配工。
42个新工种
↓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