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风险升高,积极响应关于爱国卫生运动及重点传染病防控要求,东莞城管系统迅速组织力量,开展了一系列密集且深入的防蚊灭蚊专项行动,织密织牢疫情“防护网”。
全域清源,铲除蚊虫孳生“温床”
积水是蚊虫滋生的主要场所,及时清理积水能有效减少蚊虫繁殖。行动期间,东莞城管组织环卫力量深入一线排查,对卫生死角、积水区域开展全面清理,铲除蚊虫孳生“温床”。

针对房前屋后、沉沙井、排水沟等蚊虫易孳生点位,莞城城管分局组织开展了地毯式清除积水隐患,同步加强对垃圾收集点、果皮箱、公厕及垃圾运输车辆的清洗消毒频次,确保环卫设施洁净安全。同时,优化生活垃圾收运机制,增加清运频次,缩短滞留时间,最大限度消除病媒生物孳生环境。

厚街城管分局组织环卫保洁人员同步强化沿街道路沿线沉沙井、排水沟清掏、分类垃圾桶点位保洁、积水清理以及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全面清理各类卫生死角,坚决杜绝暴露垃圾、杂物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环境卫生问题,有效消除蚊虫孳生地。

为科学部署灭蚊,石排建立了“城管+村委+群众”的三级联动机制,由城管片长统筹协调,村干部动员,村民纷纷清除房前屋后的废弃瓶罐、轮胎、花盆等积水容器,避免成为蚊虫孳生地。同时,还组织人员清理镇村排水沟、池塘、河道等区域的杂草和垃圾,保持水流畅通。
高频消杀,靶向公共场所“关键区”
针对公园、公厕等公共场所,东莞城管实施高强度专业消杀作业,采用环保药剂对亲水区域、沉沙井、排水沟等关键点位进行高频次、拉网式喷洒覆盖,确保消杀无死角,从源头阻断蚊虫繁殖链条。

结合镇内实际情况,高埗城管分局督促“除四害”管养企业开展全面杀灭成蚊行动,并提高消杀频次。由专业病媒生物防制人员,在公园、广场、下水道、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等区域,选用高效、低毒且对蚊虫敏感的药物,采取超低容量喷雾、滞留喷洒等方法快速杀灭成蚊。7月21日以来,已出动病媒防制专业人员26人次,出动病媒防制专业器械共26台次,使用消杀药物约60公斤。

在排查过程中,石龙城管分局工作人员发现,部分老旧小区的下水道堵塞、绿化带内存在积水、居民院落里的闲置容器积水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都是蚊虫滋生的“温床”。针对排查出的问题,石龙城管分局迅速采取行动,组织专业消杀队伍进行集中整治。专业消杀人员身着防护服,背着喷雾器,对辖区内的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药物喷洒。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公园广场到居民小区,做到全方位覆盖、无一处遗漏。

面对当前蚊媒传染病高发季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输入传播风险的严峻态势,桥头城管分局还迅速集结了党员先锋队,将敬老院及桥头医院周边、宏达路商业街等几类易感人群聚集地作为防控首站。在组织专业队伍跟进实施室内外全面消杀的同时,党员们通过“走街串巷播放大声公”“入户入铺指导操作”“发放宣传单页”等多种接地气形式,向市民特别是老人、临街商户普及防控知识,核心强调“翻盆倒罐清积水”,切实提升全民防护和自发行动意识。
长效联动,共同守护健康家园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不少城管分局还探索出了一系列长效机制,全力阻断蚊媒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风险。以莞城为例,其建立了“每日巡查+专项督查”制度,确保隐患“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同时,在公园步道、休憩区等处增设防控标识,普及“清积水、防叮咬、阻传播”核心知识,呼吁市民及时清理家中积水容器,外出做好防蚊措施,共同维护健康家园。

健康家园,人人有责。在此,东莞城管也呼吁广大市民朋友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做好家居环境卫生,保持房前屋后、室内室外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各类积水容器(翻盆倒罐),彻底清除杂物堆积,消除蚊虫孳生隐患。大家携手同心,用实际行动筑牢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网,共同守护清洁、健康、宜居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