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交通体系不仅是城市高效运转的“生命线”,更是驱动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协同的核心支撑,在引领城市空间拓展、优化功能分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塑造城市美学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东莞深度城市化建设的核心引擎,近年来,南城街道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始终秉持“拓空间、提品质”发展思路,深度践行“四个转变”前瞻理念,大力发展“综合交通、品质交通”,全力塑造东莞对外展示的魅力“门户”与品质“名片”。
从单一公路交通向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跨越,从满足基础功能需求迈向追求品质化出行体验,南城在交通变革中不断实现城市空间潜力的释放与城市品质的全面跃升,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东莞日报》持续推出“品质交通看南城”系列报道,探寻南城交通蝶变之路,见证城市焕新的惊喜蜕变,共绘更具品质的美好蓝图。
如今漫步南城,目之所及皆是交通变革带来的新气象:平整宽阔的城市干道标线清晰,双向车道与绿化带相映成趣;全新重构的慢行系统中,防滑透水的骑行道与无障碍步道并行,休憩座椅、遮阳棚等设施一应俱全,细微之处尽显人文关怀;多形态停车空间多点开花,立体停车库集约高效,共享停车位灵活便民,有效缓解“停车难”顽疾;针对校园周边交通痛点,“一校一策”精准施策,设置护学通道、优化信号灯配时,既为学生铺就安全上学路,又让拥堵路段重归畅通有序。
当前,南城正通过构建高效城市交通体系,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加速向“品质生活之城”华丽蝶变。通过践行交通建设“四个转变”,逐步告别单一建设模式,昂首迈向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品质交通”新纪元。
(南城的道路交通环境持续改善,道路交通品质稳步提升 通讯员 陈志谦)
交通形态的全面跃升,带动城市形态深度进化。南城通过整合城市空间、功能、生态与人的关系,系统提升公共交通、步行和骑行的吸引力,为市民提供更多高品质出行选择。
今年,南城将继续勇当城市发展“先行者”,构建更现代化、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便利市民出行、提升城市形象,促进人流与业态联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呢?让我们一起抢先看——
稳步推进干道、片区整治
南城街道将持续优化片区路网,以“一区一策”“一路一策”为抓手,谋划推进6大干道、11大片区道路综合整治。其中,今年计划实施天安数码城片区、西平片区、体育中心周边片区三大片区改善提升,同步开展金丰片区、银丰片区、植物园片区改善方案编制,并对雀巢周边片区进行前期谋划,通过“线面结合”模式,渐进式推动交通综合提升。
持续发力拓展停车空间
2025年,南城街道在拓展停车空间上持续精准施策:
——桥下空间挖潜:计划在环莞快速蛤地段、鸿福大桥、宏远大桥桥下空间,分别新增338个、73个、78个停车位,让闲置桥下空间“变身”便民停车场。
——路外设施建设:规划打造万科翡翠花园周边地块地下停车场(198个车位)、石富花园东侧停车场(620个车位)、大拇指停车场(900个车位)3处停车设施,力争全年新增停车位超2000个。
共享“朋友圈”持续扩大
南城街道将推动各社区、中小学及企业向社会开放停车资源,深度挖掘辖区停车潜力:继续推进机关单位停车共享,计划开放南城交通分局、城管分局、宏图社区等单位停车场,提供100余个停车位。届时,更多便民停车场将贴近群众生活,进一步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
不断探索出行新范式
在城市交通发展浪潮中,南城正以创新姿态探索出行新路径:未来将持续引入和整合共享电动车、“萝卜快跑”等多元化创新出行资源,打通出行全链条,实现各类交通方式无缝衔接。从“常规公交”向“公交都市”跨越,南城正以实际行动破解交通堵点,勾勒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图景。
扩展校园“定制公交”
继南城第一初级中学后,东莞中学南城学校、南城阳光实验中学相继启用学生专属“定制公交”。目前,51条线路串联3所学校,为2000余名学子提供分时段、分年级专属通勤服务。
接下来,南城将强化公交运力调度,持续推广校园“定制公交”,为更多学生提供便捷安全的公共交通服务,进一步缓解校园周边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