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蝉声如织,爸爸领着我来到东纵纪念馆。
在馆前抬头,七个鎏金大字——东江纵队纪念馆——劈面而来!那字迹,不是墨写的,是静寂的悲歌,是咆哮的宣言!笔锋如刃,每一道转折都透露狰狞的黑暗,每一处落笔都迸溅着火星。那不是字,那是闪电,在无休止地劈开暗夜;那不是字,那是奔川,在不停歇地冲撞!字字千钧,压得人胸口发烫,眼眶欲裂——这哪里是纪念馆的门楣?分明是历史豁开的伤口,是民族挺直的脊梁!
锈刃泣血:时代哀歌
馆内肃穆,寒光扑面。一方玻璃,囚住一柄刺刀——锈迹斑斑,刃口翻卷。
刹那间,刀活了!它呐喊起来!我分明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裹在宽大的军衣里,领口磨破的线头,勒进皮肉,血痕蜿蜒。战壕里,硝烟起。他浑身浴血,一只胳膊挥舞着刺刀,直刺前方敌寇。回望四周,敌寇架起的机枪,“突突突”地狞笑,子弹啃噬着焦土,溅起地狱的火星。那瘦小的身躯,轰然倒下,融进焦黑的泥土,血,浸透了一方天地,也浸透了我的双眼……
不幸的锈刃,泣诉着这无边的酸楚,在这寂静的、无声的、朦胧的馆内,发出哀音,那嘤嘤然的细语,裹着山河破碎的悲鸣,裹着万千战士的嘶喊,裹着一名战士的不甘……这哪里是展览,这分明,是时代的哀歌。
黑石印记:不语星河
这不由分说的沉重,历史的洪流,挟着我不息地前进。二楼展区,“东江铁流,南粤旌旗”八个大字,如熔岩奔涌,烫灼人心。
转角处,一面墙,一面巨大的、冰冷的、黑色的墙!密密麻麻,刻满了名字——两千五百余个!两千五百余条鲜活的生命,两千五百余具轰然倒塌的躯体,两千五百余未曾展开的人生画卷!
此刻,均化作星子,闪耀,在这静默的星河。指尖触上那冰冷的石面,竟感到一阵滚烫!是血在墙内奔流吗?是英魂在无声呐喊吗?不,这是民族记忆里永存的丰碑!
暮色四合:催人前行
暮霭沉沉,这静默的夜,这祥和的气息,我喉咙里滚动着赞美的诗篇。回望那鎏金大字,教我如何不紧抱历史,教我如何不感恩?那高耸的门楣,正诉说着民族的伟大,沉甸甸的使命。
作者: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四年级6班罗付佩;指导老师:杨静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