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好医生|刘小亚:让“失语”“偏瘫”者重启人生键,康复科的“功能再造师”
东莞+ 2025-07-18 17:04:29

从医十余载,东莞市虎门医院中医科康复医学诊疗中心主任刘小亚扎根康复专科,面对脑血管疾病、颅脑创伤、脊髓损伤等带来的偏瘫、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大小便失禁等难题,带领团队在康复医学的深水区不断探索,屡创佳绩。

作为东莞虎门医院康复科的开路人,她建立了虎门康复科的基本雏形。伴随着科室一路走到现在,她收获了个人的成长,也见证康复学科发展壮大的历程,更亲历了康复医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蝶变。她将满腔心血和热情投身到康复事业中,用真爱温暖着这群特殊患者的心,她给众多患者家庭带来了希望与慰藉,为不少患者点亮了重生的希望之灯。

坚守初心,用康复治疗重塑生命尊严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理念升级,现代医学已从单纯治疗疾病转向关注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谈及选择康复医学的初心,刘小亚介绍,在山西求学期间,她跟随导师去家访,目睹了一位年迈而虚弱的老人卧病在床,痰液积聚,因脑中风而致残,在为他做了护理后,“谁能为他提供帮助,又该如何帮助这类患者?”成为了刘小亚不断思索的问题,自那以后,她决定在研究生阶段专攻脑血管病领域,毕业后,选择投身于神经康复工作。

在从医过程中,有一位虎门的患者让她记忆颇深。当时患者生病时只有40岁,他刚到医院时,家庭呵护备至,所有日常生活都要靠照护。在康复期间,刘小亚和团队把重建生活为本的理念及方案落实到他的日常训练中,要求他只要自己能够做到的自己做,做不到的参与做,重新学习生活技巧。患者的恢复成果非常可喜,他现在可以独自超市购物、独自买菜,简单做饭等等,认识多年,也让刘小亚获得了患者的信任。“现在我算是他的‘家庭医生’了,有什么疾病的事情都会咨询我。”

做一名康复科医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刘小亚看来,专业技术与人文关怀同等重要。她亲自为脊髓损伤导致便秘的患者手动抠出粪便,团队成员在为吞咽障碍或老年痴呆患者喂饭……在她从医生涯中,每一封感谢信、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见证了患者从病瘫中恢复,重新融入家庭,重拾生活的希望,也展现了如何减轻家庭成员照护的重担,摆脱医疗费用的经济压力,以及重建幸福生活的辛苦汗水。

“康复不仅是治病,更是帮患者重拾希望”

她常说“康复不仅是治病,更是帮助患者重拾希望。”作为中医科康复医学科诊疗中心主任,刘小亚在脑血管疾病、颅脑创伤、脊髓损伤、头痛、头晕、退行性老年病等导致的偏瘫、吞咽困难、言语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她带领的团队在植物人促醒、卒中相关性肺炎集束化康复干预技术、气切置管拔出套管系列技术、吞咽困难球囊扩张术、大小便功能障碍评估和康复干预等方面深耕细作,孜孜不倦追求精准康复,惠及万千大众。

在临床工作之外,刘小亚始终致力于康复医学的理论技术研究和科研创新。她认为,只有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康复服务。“康复涉及认知、呼吸、言语、肢体运动、大小便等等,每一个面都需要去钻研,除了目前的常规手法、电疗、中草药口服等康复手段外,还需要去找好办法、好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近5年参与课题3项,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气切管堵管装置,并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除了论文和比赛,她还积极将新技术、新科技运用于临床康复,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开展Maitland关节松动术联合冲击波治疗在偏瘫肩痛患者等多项临床应用研究,引进香港作业治疗七级上肢训练方法、米兰技术、悬吊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2024年作为主要参与人之一,制定东莞市康复五大病种临床路径,于当年7月1日在东莞市正式实施。由于她在康复事业上的突出贡献,她在2023年作为主委单位牵头成立“东莞市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分会”,并个人担任主任委员。

康复服务“从病房”到“百姓家门口”

“康复医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医院的病房里,更应延伸到社会需要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刘小亚经常对科室成员说的话,多年来,她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将专业的康复知识和温暖的关怀带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她多次参与虎门镇大宁、树田、怀德等社区的义诊活动,带领团队为居民提供免费康复评估、健康咨询和治疗建议,还参与虎门镇-松桃县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任务和“粤黔协作•莞爱铜行”项目,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爱心跨越山海,用知识守护健康。

自工作以来,她收到了上百封患者和家属送来的感谢信与锦旗,成为公众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好医生楷模,同时也激励着更多医务工作者投身于医学事业,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去年我们又重新改造堵管小器具,已经申请专利备案。如今,神经脑电、脑机接口给神经康复患者促醒、运动等方面带来了曙光,我们已经做了配套技术、设备申请,希望在这条治疗道路上有所突破。”刘小亚说,未来她和团队会在道路上精进技术,服务好更多的患者,在神经康复、老年病康复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文字:刘瀚擎 图片:医院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