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文明之约|东莞横沥隔坑村:绿美生态引路 善治新风惠民
东莞+ 2025-07-18 12:12:43

藤蔓轻拂墙头,牵牛花簇拥绽放,蜂蝶流连其间,曾经冷清的隔坑村院角落漾起蓬勃绿意。而比这盎然生机更动人的,是文明新风的悄然浸润与产业活力的焕然新生——移风易俗破除陈规,“厚养薄葬”深入人心;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村民们正从庭院装扮的“建设者”,蝶变为乡风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双料守护者”。如今的横沥镇隔坑村,正以荣获“全国文明村”为起点,“水岸人家善治隔坑”的图景里,“诗与远方”有了具象呈现,“塑形铸魂”正进行着生动实践,更在产业升级与经济提质中焕发着全新活力。

花卉里头开出了“超市”

踏入隔坑村,一幅绿意缱绻的乡村画卷在眼前缓缓铺展。花木于房前屋后舒展枝丫,葱茏绿带如翡翠项链般环绕企业园区,村民们穿梭在“花卉超市”中,指尖轻抚叶片,眼眸流转着对绿意的钟情。而他们手中的积分卡,恰似一本绿色存折,悄然记录着参与绿美建设的每一份热忱。​

时光回溯至2024年1月19日,全市首家“花卉超市”在隔坑村正式开业。它由一座闲置的老旧村屋蝶变新生。步入其中,一盆盆精致盆栽错落有致,绿意流淌间,每处角落都焕发盎然生机;移步室外,百花争艳、芬芳馥郁,引得行人驻足,沉浸于花香鸟语中享受片刻宁静。​

“村民开通‘绿美积分卡’,认养绿植、投身绿化活动都能积攒积分,凭积分可兑换绿植或生活用品。”“花卉超市”管理员邓群弟指着墙上琳琅满目的兑换清单,眉眼间满是笑意。从憨态可掬的多肉盆栽到夏日必备的小风扇,丰富的兑换物品宛如绿色“小勋章”,持续激发着村民的热情。​

在隔坑村,“小积分”正释放“大能量”。村民们纷纷行动,打造美丽小院、装扮阳台,认领“四小园”、参与公共区域绿化,以点滴努力换积分、兑好物。在积分的正向激励下,大家从环境整治的“旁观者”转身为“建设者”“守护者”,比谁的小院更精致,赛谁为村庄添绿多。目前,全村418户村民开通“绿美积分卡”,累计积分达5860分,认养盆栽825盆,打造“美丽庭院”55户,新栽树木1350棵。家家户户争相扮靓庭院,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绿美新风扑面而来。

现在,“花卉超市”毗邻的巷道已变身“美丽廊道”,与党员示范街、古榕广场等景观“串景成链”,共同打造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点。“花卉超市”不仅成为东莞市以“积分”调动村民参与绿美建设的创新平台,更是隔坑村党群企同心共绘美丽乡村的生动缩影。

绿美实践结出“幸福果”

隔坑村的绿美实践,不止于种花植树,更催生了惠及多方的“幸福果”,并有效撬动了社会力量参与。

“益企啡吧”应运而生,它既是村民与企业员工的休闲驿站,也是重要的议事平台。定期举办的“益杯咖啡议事会”让社情民意在咖啡香中自然流淌;不远处的老人活动中心,每周三下午的“啡尝茶点”活动里,老人们围坐品茗、闲话家常,茶香与笑语交织成温馨时光。据悉,该项目自2023年启动,茶点由社会爱心人士或单位认捐,让更多老人走出家门、乐享晚年。​

绿美生态是隔坑村亮眼的底色,却并非其发展的全部。近年来,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隔坑村秉持经济提质与民生改善齐头并进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美建设+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融合发展新路径,致力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在经济提质方面,村集体计划回购麦斯企业自建厂房物业,增加资产后返租给企业,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00万元。同时,盘活红岭区约60亩闲置用地,支持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后将新增8万平方米校舍,大幅提升教育配套水平。

漫步在隔坑村,目之所及,是美景与发展的和谐共生;耳之所闻,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赞誉与憧憬。“环境美了,收入增了,生活更方便,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村民周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众多村民的心声。现在的隔坑村,正以坚定的步伐,朝着“绿美宜居、产业兴旺、民生幸福”的乡村振兴样板大步迈进。正如一位村民所言:“现在回村的路,每一步都踏着花香。”这朴实的话语,或许就是对“高质量发展”最朴实的诠释。

新风正气涵养乡村新气象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隔坑村以“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统筹推动文明培育、实践与创建,让新风正气浸润乡村肌理,让“水岸人家善治隔坑”成为城乡融合的亮丽底色。​

时代新风劲吹中,隔坑村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墓园建设,让村民思想活起来、发展搞起来、风气正起来,一个鲜活的乡村振兴样板正愈发清晰。​

创办于2019年的东莞市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是横沥镇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隔坑村金龙路。2023年底,为全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满足百姓学位需求,横沥镇党委、政府计划在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旁边地块扩建校区。

“扩建校区周边土地大部分是隔坑村历史遗留下来的村民零散墓地,很大程度上掣肘了校区发展和周边配套建设。迁坟工作势在必行。”隔坑村党委书记吴进芬坦言。然而,面对“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和“迁坟九败”的民间顾虑,说服村民同意迁坟并非易事。

殡葬改革是移风易俗的关键一役,也是检验乡村治理能力的试金石。为破除丧葬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尚,隔坑村建公墓、迁祖坟、扬新风。“迁坟工作不仅解决了学校扩建用地问题,更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吴进芬深有感触。

新建的永安墓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规划上充分尊重传统,设有祭祀区、观赏区、等候区、停车场等功能分区,同时融入文明理念。村里趁势加强文明祭祀宣传,推动移风易俗持续深化。

通过这场殡葬改革,村民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对村里的工作也更加支持了。同时成功腾出土地60余亩用于教育事业发展,既培育了文明新风,又实现了“破旧俗”与“立新风”的双赢。

文字:记者 袁健斌 图片:横沥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