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硅晶圆切割效率和良率?如何减少封装过程中的空洞和分层问题?如何减少漏焊线、错焊线问题?7月17日下午,在石排镇气派科技公司上演了一场“头脑风暴”。市总工会精密制造劳模工匠服务队的6位专家围绕行业技术难题,结合各自专业特长和技术攻关经验,提出解决方案或改进意见。
“今天的助企活动是我们的一个创新探索,通过劳模工匠‘抱团助企’的形式,更好地整合劳模工匠力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企业发展,助力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陈伟鹏表示。
技术专家集思广益“开药方”
广东气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及提供封装技术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硅晶圆切割效率低、容易崩边,封装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空洞离层,以及漏焊线、错焊线等问题。
为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市总工会组织精密制造劳模工匠服务队走进气派科技,通过实地考察企业生产线,随后座谈研讨,以开展“头脑风暴”的形式,集思广益、集众家之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研讨会上,气派科技负责人介绍了企业有关情况,提出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全国劳动模范刘鹏、李政,广东省劳动模范何剑炜、冯涛,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晓锋、贾洪亮等来自不同企业研发一线的资深技术专家,结合各自专长和工作经验,为气派科技提供解决技术难题的新思路。
“碳化硅、氮化镓等晶圆体硬度高,试试切割前预处理,通过添加特殊的化学成分以及不同的配比,用液体处理晶片。”刘鹏是北大高材生,一直从事半导体器件及材料研究工作,带领团队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填补了我国氮化镓衬底材料和设备的技术空白。他通过视频连线参加研讨,针对企业技术难题提供新思路。
“这几个问题都是行业难点,我们之前遇到类似的难题,通过分层切割的方式得到解决,你们可以尝试下。”何剑炜是宇瞳光学研发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深耕光学研究设计十多年,先后设计了百余款安防镜头,他将自己的攻关经验带给气派科技公司。
会上,6位劳模就气派科技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探讨,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思路和意见。据悉,他们收到企业的技术难题后,进行了深度思考,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结合自身特长开出“药方”。
“劳模工匠进万企”列入“一把手”工程
“劳模工匠进万企”是今年全市工会的重点工作,列入工会系统“一把手”工程。5月26日,省总工会与市政府联合举办“劳模工匠进万企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吹响了全省劳模工匠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
启动仪式后,市总工会迅速行动,与市委人才办、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我市的实施方案,提出十大举措,常态化开展“劳模工匠进万企”活动,切实发挥好劳模工匠在示范引领、助推发展的积极作用。
据介绍,结合我市“8+8+4”产业体系建设,市总工会正在组建“20+N”劳模工匠服务队,以联合进企业的方式,开展产品研发、工艺改进、技术答疑、成果转化、管理提升、班组建设等一站式服务,切实提升助企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提升助企效能,市总工会在去年一个劳模与一个企业进行结对的基础上,今年提出要探索劳模工匠“多对一”的抱团助企新模式,以劳模工匠服务队的名义,多名劳模工匠组团进入企业,更便捷、更高效开展服务,更好地集思广益、集众家之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这场‘头脑风暴’,帮我们提供了破题思路。虽然有些技术难题不能马上解决,但起码给出了可能的突破方向,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达到了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的目的。”气派科技常务副总经理、研发中心主任饶锡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