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便血硬扛几个月,东莞30岁小伙肠内查出400多个息肉,有的已癌变!
东莞+ 2025-07-17 16:07:32

你能想象吗?30岁的小伙肠道里竟然长了400个息肉,最大的足足有2厘米。更可怕的是,其中一颗已经癌变了……下面来看看这个真实的病例。

东莞的李先生今年只有30岁,正值人生黄金期,近日他因“反复腹痛9个月、便血3个月、贫血、消瘦”,前来东莞市石碣医院治疗,医生为他安排了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的那一刻,连经验丰富的医生都感到震惊:从肛门至盲肠的整段结直肠密密麻麻布满400多个息肉,最大直径2厘米;距肛门6厘米处,肿块已呈“火山口样”癌变。

▲病理诊断报告截图

经过详细检查,谜底揭晓,李先生患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且部分已恶变为直肠癌,还有不完全肠梗阻+中度贫血(血红蛋白仅82g/L)。

FAP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结直肠会长出数百甚至数千枚腺瘤性息肉,不干预大概率会癌变,发病平均年龄仅39岁。

虽然这种病一般是家族性遗传病,但李先生并无明确家族史。无家族史≠无风险,这种情况更容易被忽视。

面对复杂的病情,家属一度想转院。但石碣医院胃肠外科主任谭友春教授团队用专业实力和温暖人心的服务赢得了信任,对他实施了高难度微创手术——完全腹腔镜微创手术。

术中进行了全结直肠切除+淋巴结清扫,成功保留肛门功能,并构建回肠储袋以减少今后排便次数,术中仅出血80毫升。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第3天恢复饮食,排尿功能完好保留,术后4个月回访,恢复良好。

▲谭友春和李先生合影

提醒:

这类人群20岁前应做肠镜,一旦确诊尽早手术

谭友春教授介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多于15岁-25岁出现息肉,结直肠出现数百至数千枚腺瘤性息肉,息肉癌变率较正常人高1-3倍;

建议有家族史者10岁起定期做肠镜筛查;无家族史但出现便血、腹痛、贫血等症状者,也应及时排查。

提倡在20岁前进行预防性手术,此时息肉尚未癌变,术后生存率接近100%。若等到癌变,5年生存率将大幅下降。

谭教授提醒,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子女有50%遗传概率,30%为自发突变;建议通过基因检测和定期肠镜实现早诊早治。

李先生的案例为市民朋友们提了个醒,肠道异常切莫拖延,及时就医筛查方为上策。

文字:李广 图片:医院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