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桥头镇应急一排在野外训练场开展了一场以实战为背景的协同行动训练。此次训练聚焦帐篷搭设、车辆伪装、警戒防卫等关键科目,旨在锤炼民兵应急分队在复杂环境下的协同作战能力,为遂行多样化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训练现场,骄阳似火,却丝毫没有影响民兵们的训练热情。排长接到指令后,迅速集合全排人员,按照一个班一项任务迅速行动。一班队员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展开帐篷 ,有的固定支架,有的连接地钉,动作娴熟利落。“注意帐篷间距保持3米,确保通风和应急疏散通道畅通!”班长苏锐强一边快速操作,一边高声提醒队员。不到15分钟,一顶顶迷彩帐篷就在指定区域整齐排列,俨然一座小型野外营地。
与此同时,二班也紧张忙碌着。队员们手持伪装网、树枝等器材,围绕多辆军用运输车展开伪装作业。他们根据周边地形和植被特点,巧妙地将车辆与环境融为一体,有效降低了目标被发现的概率。“伪装不仅要做到视觉隐蔽,还要考虑红外侦察等现代探测手段,必须做到全方位、无死角。”有着多年军事训练经验的老民兵蔡振兴向年轻队员们传授着技巧,“你看这里,伪装网的撑杆的角度再调整一下,就能更好地模拟自然植被的形态。”
三班则迅速构建起环形警戒圈,队员们手持警棍盾牌、目光锐利,按照“远观、近查、细问”的原则,对进出营地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站住!请出示证件接受检查!”在模拟不明人员靠近的场景中,警戒队员反应迅速,立即上前拦截并发出警告,展现出高度的警惕性和处置能力。期间,他们还针对突发情况开展了应急处突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应对各类安全威胁的能力。
“此次训练突出‘协同’二字,就是要让大家在实战环境中磨合配合、提升默契。”桥头镇人民武装部训练负责人表示。民兵是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家卫国、应急处突的重任。只有平时练得硬,关键时刻才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下一步,桥头镇人民武装部将继续围绕实战需求,不断完善训练科目、提升训练难度,切实把民兵队伍打造成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过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