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模式开启,当不少家长还在为孩子“课后真空”犯愁时,企石镇的青少年们已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暑期盛宴——暑期青少年公益服务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免费的课程、有趣的体验,让孩子们的暑假既充实又有意义,更解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7月7日持续至8月15日,企石镇铁炉坑村依托民生大莞家项目,以“科技+非遗,童行向未来”为主题,开展暑期青少年科普科创公益服务项目,项目开设四期公益课程,共吸引170名孩子报名参与。



课程涵盖电脑编程、硬笔、非遗手工制作、3D打印及绘画等,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科技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拥有了一只3D打印笔,人人都是神笔马良”。在趣味3D打印课上,小朋友们握着3D打印笔专注创作,彩色的塑料丝在笔尖“流淌”,不一会儿,立体的文昌阁、灵动的小金蛇等作品便呈现出来,大家举着成果互相展示,满脸兴奋。




少儿编程课上,孩子们通过拖拽功能方块组合编程,屏幕上的七彩太阳花随之灵动起来,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了编程思维和创意思考。
“以前暑假在家要么看电视要么写作业,挺闷的,现在每天盼着来上课,能学编程还能和朋友玩,很开心。”四年级学生刘铭灏说。而一起上编程课的刘驰原同学则认为编程课能锻炼专注力和动手能力,完成代码时特别有成就感。


暑期青少年公益课堂是企石镇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生动实践,不仅让孩子的假期过得充实有趣,更解决了孩子“暑假去哪儿”的难题,成为了缓解家长暑期看管压力的民生暖心举措。
铁炉坑村党委委员谢柳欢表示,推出公益课堂是为了让孩子过好暑假、让家长安心工作。项目既响应了科学教育号召,让孩子们接触3D打印、编程等新科技,也能通过非遗手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看到孩子们学得开心、家长能踏实上班,便是项目的意义所在。
出品 | 企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