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勾选选就把事儿说清了,我们这些小生意人也能轻松维权!”水果商行老板罗先生在填写了要素式起诉状后,开心地分享道。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印发通知,宣布将示范文本从11类增加至67类,全面覆盖刑事(自诉)、民事、商事等9大领域常见纠纷,并于7月14日起正式推广。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积极响应,大力推进“两状”示范文本应用。
水果商的“省心账”
“要素式起诉状”厘清系列纠纷
东莞下桥水果市场的水果商行老板罗先生最近愁眉不展,2021年到2024年期间,20个买家拖着货款不还,少则4500元,多则5万多,账本记了厚厚一沓,却不知如何讨回。今年5月,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东城街道综治中心。
“罗先生,您可以试试这个要素式起诉状,就像填快递单一样简单。”东城法庭驻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表格让罗先生眼前一亮。表格上,欠款金额、还款约定、催收记录等项一目了然,连利息计算都标好了公式。罗先生边填边改,针对有的买家写过欠条、有的是微信对账的差异,在备注栏稍作补充,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20份起诉状。
“以前听说打官司要请律师写文书,光这笔钱就得几千块。”罗先生拿着填好的表格喜出望外,不仅自己琢磨着手机下载电子版,还分享给其他相熟的水果商户。
如今,综治中心的调解室里,示范文本就摆在最显眼的桌角,调解员现场指导有解纷需求的当事人填写,全程引导示范文本应用,主动赋能司法服务,既解决个案难题,更以案释法,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为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实践样本。
跨国离婚难沟通?
“要素式答辩”打破语言壁垒
意大利籍的亚先生(化名)与中国妻子王某(化名)在美国结婚,但未在中国境内登记结婚,无法在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且房产和公司股权协调不成,故王某诉至东莞第一法院,诉请解除双方婚姻关系。
立案后,法院了解到亚先生为外籍当事人,引导其提交要素式答辩状。“要素式答辩状简洁明了,能帮助您有效针对对方当事人的诉请捋清答辩思路,收集相关证据,减少因语言障碍和对中国法律不熟悉带来的不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道。
在法院的悉心指导下,亚先生依据要素式答辩状,针对对方诉请逐一进行回应,并对照答辩状的要素要求,有针对性地收集、提供证据。
承办法官以要素式答辩状为基础,针对双方的争议焦点,多次和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背对背的调解,帮助双方对离婚问题、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处理问题达成初步共识。法官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诉求,不断调整调解方案。最终,双方顺利达成了离婚调解协议,而另案的产品专利纠纷也予以撤诉。
“没想到在中国打官司这么方便,连我这种不懂法律的外国人都能搞明白。”亚先生在调解书上签字时,忍不住为这份“国际版”文书点赞。
“要素式申请”+“快立快执”
加速兑现“纸上权益”
“法官,孩子等着这笔钱救命啊!”刘先生来到东莞第一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求助时,怀里揣着白血病诊断书和一份胜诉判决书。他为某科技公司研发的技术配方本该换来70多万元提成,可公司拖着不付,而如今他急需这笔钱用于孩子治疗。
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员立刻拿出“要素式”强制执行申请书,并指导刘先生填写。刘先生按照示范文本的说明,快速填写了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的主体信息、执行依据、申请执行事项、提供财产线索等内容,不到10分钟就填写完强制执行申请书。立案人员审核后即时进行立案受理,并标注了“涉民生紧急”。
这份“救命表格”像按下了快进键,执行法官为该案件开通快执绿色通道,启动“执前督促”机制,加快推进扣划、退款等流程,短短4日内便迅速到位执行款,及时兑现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推广应用“两状”示范文本
打造诉讼服务“便民导航”
记者在现场发现,在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里,各区域设置“两状”示范文本展架,还提供“两状”电子二维码、纸质示范文本,由“和讼”志愿者一对一的指导填写服务。
此外,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还结合要素式起诉状,探索要素式审查清单、要素式调解、要素式审判以提质增效,并协同律师协会等加强对律师群体的推广,推动类型化纠纷全覆盖使用示范文本。该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柯颖介绍,“我们将诉讼服务延伸至各镇街综治中心,把示范文本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和做实先行调解等工作一体推进,提升示范文本应用效能。”
据统计,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通过多途径引导推广“两状”示范本文,将诉状首次通过率提升至90%,要素式起诉状适用率接近57%,其中金融借款合同、信用卡、保证保险合同等类型化纠纷应用率超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