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4周年,麻涌应急管理分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入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安全生产奋战一线,涌现出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甘于奉献的专职安全员。他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应急人的初心使命。下面让我们走进4位先进典型代表,聆听他们的安全守护故事。
张紫颖:企业安全“管家”,
匠心服务践诺为民
张紫颖,驻村专职安全员小组长。面对负责的辖区企业数量多、监管面广、难度大的工作现状,她常说:“我是党员,就应该多担当、多奉献。”她每天穿梭于各个企业车间,仔细检查每一个生产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她注重创新工作方法,通过主动上门服务、耐心解读政策法规,推动企业实现从"被动接受监管"到"主动落实安全"的转变。在一次检查中,她敏锐地发现某企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面对这一情况,她没有简单地采取处罚措施,而是化身"安全顾问",帮助企业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制定科学整改方案,并全程跟踪指导。企业负责人说:“紫颖不仅是严格的安全监管者,更是贴心的安全服务者。有她这样专业又负责的安全员指导,让我们企业发展更安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紫颖以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守护安全的初心使命,展现了新时代应急人的责任担当。
赖秋伟:隐患排查“尖兵”,
铁尺丈量安全防线
作为长期奋战在安全生产一线的专职安全员,赖秋伟始终秉持“安全无小事”工作理念,通过持续学习成功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实现了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在2025年隐患排查治理年专项行动检查期间,他发现某纸品加工企业存在仓库布局混乱、功能分区缺失、成品与原材料混放,以及堆垛超高、间距不足、安全通道标识不清且堵塞严重等多项安全隐患。面对企业负责人的质疑和抵触情绪,赖秋伟沉着应对、以案说法,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耐心讲解隐患可能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主动协助企业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经过一周的集中高效整治,该企业顺利完成所有隐患整改工作,实现安全隐患的闭环管理。2025年,赖秋伟共参与检查企业192家次,发现隐患256项。

赖秋伟用专业诠释责任,以担当守护安全,正是凭借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细致深入地排查隐患,有效保障了辖区企业的生产安全。
曾贺勇:打非治违“利刃”,
硬核筑牢危化屏障
危险化学品"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专职安全员曾贺勇凭借专业经验和敏锐洞察力,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有一次,曾贺勇在对某食品加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污水处理站综合设备房内随意放置片状氢氧化钠。这些危险化学品随意堆放在普通场所,既未采取防潮、防泄漏等安全措施,也未设置任何警示标识。曾贺勇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即指出存在问题,并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专业细致的安全教育:"氢氧化钠作为强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在潮湿环境中极易潮解,不仅会腐蚀设备设施,一旦发生泄漏还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事故。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并设置明显标志。"

在责令企业立即整改的同时,曾贺勇进一步追根溯源,要求企业提供氢氧化钠的采购凭证和相关资质文件。经核查发现,供货商竟然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曾贺勇当即将这一重要线索上报分局,成功阻断了一条非法危险化学品流通渠道,有效防范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曾贺勇充分展现了基层专职安全员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敏锐的专业素养,筑牢了辖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网。
陈方淇:宣教阵地“旗手”,
声浪穿透安全末梢
陈方淇,负责华阳村辖区的专职安全员。他立足岗位、主动作为,2024年至今,深入企业开展“送法进企”面对面宣讲活动30余场,通过“案例剖析+法规解读+隐患判定”三位一体的方式,将繁琐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实操指南,有效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本质水平。

在校园安全宣传中,他运用“情景课堂”模式,组织师生参与消防逃生演练、趣味消防安全体验等互动活动,普及应急避险和消防安全知识,让100多名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安全技能。针对企业实战需求,他主动上门指导企业开展应急演练,细化预案流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助力企业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从车间的“安全大讲堂”到校园的“互动小课堂”,陈方淇用有温度、接地气的宣传方式,真正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积极为辖区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
四名专职安全员,工作岗位虽有所不同,却有着共同的使命——守护一方平安。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织就了一张严密的安全生产防护网,成为基层安全生产战线上最亮丽的风景线,真正实现了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的畅通无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