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孩子同上一课!黄江聚焦校园欺凌识别与应对,共筑安全防线
写意黄江 2025-07-14 10:16:19

7月13日上午,黄江慈善基金会“爱在黄江”第三届公益创投活动重点项目——“青春无欺凌”青少年校园欺凌预防与自我成长支持项目主题讲座在新南社区举行。活动吸引30余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及家长参加。

 

 

讲座以“守护孩子,从认识校园欺凌开始”为主题,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东莞市积极心理学协会会长启明星主讲。启明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校园欺凌的常见形式及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强调了正确辨别欺凌行为的重要性。

 

 

讲座伊始,启明星用真实案例《小宇的“沉默课桌”》敲响警钟。初二学生小宇从被塞发霉面包、言语侮辱“四眼仔”,到被污蔑P图“我是小偷”、遭受群体孤立,最终发展到自残,其经历揭示了校园欺凌对青少年身心的深重摧残。触目惊心的数据更印证了问题的严峻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研显示,高达半数的未成年学生曾遭受欺凌,身体暴力和言语暴力是最主要形式。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超两成受害者选择再次受害才会报告。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现场讨论热烈。针对家长提出的“如何纠正孩子欺凌行为”问题,启明星给出了具体建议,要挖掘孩子的潜在优势并赋予其正向责任,避免使用“坏孩子”等标签,转而采用成长型反馈,肯定其具体积极行为。同时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形成合力,构建起全方位的支持网络。一位学生则提问:“好朋友被欺凌,我该怎么帮?”启明星建议,首先要给予陪伴支持,让受害者明白“这不是你的错”;其次要安全介入,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报告,避免单独对抗;还可以联合更多同学共同声援抵制欺凌行为,打破沉默的环境。

 

 

启明星在讲座中特别强调,家庭是守护孩子的第一道防线。他提醒家长需警惕三大常见误区:质问“为什么只欺负你”、轻视“小孩闹着玩”、鼓励“讨好式社交”。家长应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身体信号,并遵循多倾听不指责的原则,为孩子创造安全的表达环境。同时,要帮助孩子提升应对能力,训练其拒绝与求助的技巧,并引导孩子用自己的品质建立真诚、稳定的友谊圈,而非通过讨好来换取暂时的安全。

 

 

谈及举办讲座的核心目的,启明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关键在于帮助家长和孩子清晰辨别玩笑与欺凌的界限,深刻认识到欺凌对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只有真正理解其后果,才能找到有效的应对模式,保障孩子的安全成长。他最后着重强调,遭遇欺凌时,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应保持冷静、优先脱险,寻求帮助,“不以暴制暴,而以法律终结暴力”。

 


本次活动由黄江慈善基金会资助,旨在通过普及知识和培养技能,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防护网,为青少年营造远离欺凌的安全成长环境。下来,黄江镇将持续开展相关活动,让防范校园欺凌的意识深入到各社区、各学校,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平安校园的建设。

 

 

 

采写编辑|姚萌茵
摄影|姚萌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