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7 15:57:46
暨南大学就业中心教师毛诗宜怎么也想不到,东莞的一场专场活动所引发的效应,能在短短的十多个月里,助力东莞冲入学校毕业生流入量TOP5的城市。

引才新思路抓住“心”
校地签约深化合作新篇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2024年4月25日下午,暨南大学体育馆里播放的一段5分04秒视频,让暨大学子再次刷新了对学校历史和东莞这座城市的认知。视频将东莞与暨南大学同源、同根、同向、同梦的故事娓娓道来,用百年的不解之缘和协同奋进,展现了“双万”东莞与百年暨大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贡献力量,为港澳青年的成长发展提供平台。
“非常有感染力,再配上现场设置的主题展览,一下就把大家(师生)的心抓住了。”毛诗宜说。
关于这场2024“名企名校行·校园东莞日”暨“港澳青年才俊荟东莞”湾区巡回招聘会的现场感受,记者依然有着清晰的记忆:走进活动主会场,一个脱胎于《尚书·禹贡》的主题展览,跨越百余年历史,从陈伯陶先生亲自命名“暨南”二字,到如今广泛分布在东莞医疗、金融、制造业、法律、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近万名暨大学子,徐徐道出东莞与暨大的不解之缘。
那天在这个“缘分”的加持下,到场参与引才的96家东莞企事业单位可谓是收获满满,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招聘专员入场没多久,就收到了5份“最想要”的简历;东莞14家三甲标准医院的招聘摊前更是人头攒动。



东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分别与暨南大学签下了校地合作协议,使东莞与暨南大学的合作进入到了一个更深、更广、更可持续的新纪元。
“这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团队(东莞人社就业及人才服务工作团队),在确定联合开展活动后,很快就找到了一个点燃活动氛围的链接热点。这也是我们学校第一次以城市展览的形式举办引才专场招聘,尤其是那5分04秒的视频,其效应至今犹在。”毛诗宜说。
人才涌入量飙升35%
城市推荐官续写“莞”住缘分
毛诗宜所言并非妄言。记者查阅近3个月来的相关互动信息,发现东莞的诸多镇街在市人社局的带动下,围绕去年签订的两份校地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大了与暨南大学的合作互动。如4月下旬,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就与东城街道相关负责人等一同赶赴暨南大学,围绕校地协同发展、人才资源共享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扎实推进“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并开展走访调研,同时就共建校地人才资讯中心、完善供需对接机制达成合作共识。
今年4月下旬,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东城街道相关负责人等一行赴暨南大学开展走访调研。
“合作内容实现了从实习到就业的全面覆盖。之后还直接促成了我们一批学生到东莞东城参加专场招聘会。2025届毕业生的数据暂时还无法做出较为完全的统计,但仅仅2024年,我们学校毕业生的入莞人数就比2023年多了35%!”毛诗宜说。
除了回顾一年多时间来的点滴外,毛诗宜还特意提到了这些天她正在忙着的一件事儿:7月9日的“青春相约巍峨山”活动。她告诉记者,此次活动,学校精挑细选了5名港澳学生去东莞参加活动,让他们通过活动深入了解东莞的城市氛围、工作环境、风土人情,甚至包括衣食住行等,返校后他们将作为“城市推荐官”向同学们分享这次东莞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


2024年“青春相约巍峨山——名城名企Open Day”活动。
采访的过程中,毛诗宜并没有过多地分析东莞的产业与学校专业之间的匹配度等内容,在她的认知中,暨大学子对于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去年那场“东莞风”吹进校园之后。
“如果硬要我们‘找茬’的话,那我们希望咱们的缘分一定要加大力度持续下去,加大一些中小专场引才活动的联动,因为去年那场活动之后,有许多同学一直在问,东莞还会不会来。”毛诗宜笑着说。
来源 | 文/东莞日报记者 王子玺,图/市人社局、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