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这里,曾以“世界工厂”的齿轮牵动全球制造脉搏;如今,正以“智造名城”的创新基因重塑产业格局。2025年,东莞市政府发布“一号文”,以政策组合拳推动AI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制造”向“智造”的跃迁锚定清晰坐标。
即日起,东莞日报全媒体推出“AI在东莞”栏目,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这座城市的真实落地与应用,记录技术赋能产业的突破瞬间,探索人机协同的未来图景。在这里,共同见证AI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驱动东莞智造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制造业最深的痛,是经验随人才流失,是利润在试产线消磨。”当这场“技能断代”的鸿沟横亘于制造强国之路,数字化技术正成为关键的破局利器。
在东莞松山湖,一家名为望友科技的工业软件企业,正用人工智能为这些难题提供“中国答案”。在其客户工艺办公室里,工艺主任张工提交PCB电路设计数据审查后,望友DFX设计执行系统报告预警:“细间距IC器件缺少局部光学点,需要进行补全设计”。这个风险隐患精准判断的背后,是望友基于多年行业实践积累的上千条工艺审查规则,让老师傅20年积累的“黄金手感”永不褪色。

从“救火”变“防火”
AI化身“防错教练”
“工艺专家的经验流失了怎么办?生产线反复试错成本太高怎么破?”这是许多电子制造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西门子工业软件《缩短NPI时间白皮书》曾记录,中国电子企业平均经历4-6次试产方能进入量产,单次试产成本约占项目总投入8%-12%,利润在“试错”中白白消耗。
面对这一行业顽疾,成立于2005年的望友科技,正以全球领先的互联电子PCBA零缺陷数字化软件方案,借助AI为电子制造业开出一剂良方。

其核心思路就是将资深工艺专家的经验和制造知识“数字化”。他们推出的Vayo-DFX设计执行系统,像一位“防错教练”,在设计源头就介入,系统利用AI训练分析电子产品海量历史PCBA数据,并识别高复杂数据的审查场景,结合软件集成的审查规则提前发现设计隐患和工艺风险。
“AI的引入,让我们的软件应用更智能准确。”望友技术执行总监师帅介绍,这套软件系统自带超2000项审查规则,覆盖产品的可制造性、可靠性、可测试性、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等多维度的专家经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规避硬件PCBA产品中80%以上的品质缺陷问题。
“通过望友DFX这套系统,企业能将试产次数从平均4-6次压缩到1-2次,产品可靠性提升超6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研制成本降低超10%,相当于提前排除‘地雷’,一次做对,帮助电子制造企业治愈‘反复试错’的心病。”师帅表示。
从“事后救火”转向“源头预防”,望友DFX系统借助AI成为“永不离岗的老工艺专家”,驱动PCBA“零缺陷”制造,重塑电子制造的成本逻辑。
打造“工艺经验银行”
老工艺专家绝活永不退休
望友的愿景不止于单点防错,更在于构建电子制造的“经验大脑”。
“在数字时代,数据就是新石油。”师帅认为,随着数字化转型推进,数据资产已成为企业无形的核心价值。
钢网工艺作为SMT制造的“命门”,直接决定焊接质量70%。望友的Vayo-Stencil Designer钢网设计软件,就是将复杂的工艺经验变成可复用的数字规则,内置30余种钢网开口模板,基于模板进行简单的参数化调整,即可快速完成。同时,软件提供超过60种工艺审查规则,在设计输出前,自动检查开口距离、防锡球设计等工艺隐患,及时发现设计疏漏,确保高品质工艺设计,驱动零缺陷SMT焊接。
“传统依赖老工艺专家肉眼调参,开口尺寸差0.1毫米就会虚焊连锡,且人工审查疏漏率高、参数复用率低。”师帅指出。而如今,企业只需调用“中央开口库”(智能钢网工艺数据库),这份基于企业过往成功生产的“干货”数据,系统便自动匹配历史最优方案,快速生成符合规范的设计。
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打破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让分散易流失的经验汇聚成可共享的“经验大陆”,新人也能一键调用老工艺专家的“黄金参数”。目前,望友已服务全球20多国的800多家企业,覆盖移动终端、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20余个行业,推动行业工艺水平整体跃升。
整线编程,一键生成
AI做产线“实时指挥官”
AI的“战场”进一步延伸至生产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望友最新的Vayo-PCBA装联编程软件,正在让AI成为产线的“实时指挥官”。它能自动解析PCB生产数据,为整条SMT产线上各设备生成定制化程序,彻底告别以往依赖不同工种工人进行繁琐人工编程的时代。
“比如给手机产品进行SMT贴片制造,”师帅举例说,“以前SPI单个编程工序就要30分钟,现在仅5分钟不到就能完成,前期效率提升60%以上,既省人力又提速度。”据统计,使用该系统平均节省工厂人力5-20人,提升编程效率3-10倍,最大程度降低PCBA缺陷率。

事实上,在电子装联CAM与PCBA零缺陷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域,望友科技已成为国内少数能与国际巨头正面竞争的企业,与西门子形成“对半竞争”格局。公司现已拥有60项授权发明专利,超30项软件著作权,其技术方案已深度应用于华为、华勤等头部企业,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产品实力对标西门子Valor系列产品,正以“国产智造”的力量改写全球工业软件竞争版图。
师帅透露,目前AI在望友软件中的应用尚处初期,“预计到2025年底,我们将完成技术攻关并落地更完整的方案。那时,软件在设计风险审查的准确性上将提升至90%以上,PCBA制造编程的能力还能再提升60%以上,大幅降低PCBA生产缺陷率。”对于AI的未来,他充满信心地表示:“AI对我们来说,是突破瓶颈、冲击新高度的核心引擎。”

当老工艺专家的宝贵经验、试产的巨大浪费、人眼的固有局限,都被AI转化为“藏在软件里的智能规则”,电子制造业正走出“反复修改”的低效困境。望友科技用工业AI打造的这套“中国方案”,不仅解决了“卡脖子”痛点,更书写了“中国智造”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AI加持国产工业软件,“数字工艺专家”已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