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大岭山镇向东小学 叶尚恩《红领巾下的红色记忆——东纵纪念馆之行》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7-05 08:56:46

最近,我的爸爸妈妈提议带我重走东纵路,去看看那些记录着战士们英勇事迹的地方,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于是,在一个周末,他们带我来到了东江纵队纪念馆。

走进展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烽火连天的岁月。迎面而来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展柜,里面陈列着各式泛黄的文物,在柔和的灯光下静静诉说着往事。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支长约80厘米的土制竹筒火药枪,粗糙的竹筒表面还残留着岁月的痕迹。这件诞生于1944年秋的简易武器,曾在宝山阻击战中大显神威。游击队员张锦标就是用它向日军战马喷射铁砂,霎时间铁砂如雨,战马惊嘶,整齐的敌军队列顿时乱作一团。这把看似简陋的竹筒枪,就这样为游击队赢得了至关重要的转移时间。

走过琳琅满目的文物展区,便来到了最令我震撼的情景体验区。一踏入这个区域,扑面而来的就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实景——枪炮声震耳欲聋,战士们冲锋的呐喊在耳边回荡,连脚下的泥土都仿佛带着战火的气息。那些栩栩如生的战斗场景中,每一株被炮火摧折的草木,每一处弹痕累累的战壕,都让人身临其境,恍若穿越时空成为其中一员。看着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他们明知前路凶险,却依然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身负重伤也不肯退下火线,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继续战斗。

走出纪念馆,夕阳为英雄的雕像镀上金辉。我抚摸着胸前鲜艳的红领巾,突然懂得了它的重量——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就的承诺。今天的琅琅书声、万家灯火,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礼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更要让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作者:东莞市大岭山镇向东小学 五年级 2班 叶尚恩;指导老师:黄丽婵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