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11时,岭南暑气正盛,东莞市大朗镇巷头毛织文化广场上却涌动着比阳光更炽热的暖流。
7辆大巴车缓缓停稳,车门打开的瞬间,326名小朋友雀跃欢呼——他们是从1500公里外的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赶来的“小候鸟”,在广东东莞、四川广安两地警方的共同护航下,跨越四省、历经27小时车程,终于见到在东莞务工的父母,这也意味着东莞市2025年“百千万·莞一夏”青少年儿童暑期公益服务活动拉开序幕。
▲大巴车安全抵达大朗
安全课堂+暖心陪伴,1500公里平安抵达
2025年的“小候鸟”团聚行动,是“莞一夏”温暖的缩影,更是跨省协作的升级。大朗镇作为东莞毛织产业核心区,80万常住人口中近20万从事毛织业,其中8万人来自四川广安前锋区,仅大朗巷头村就聚集了4万前锋籍务工者。“每年暑期,跨省探亲的安全、成本都是家长们的心头事。”大朗公安分局民警张海琼说。
▲326名“小候鸟”抵达大朗
这场跨越1500公里的旅程,从7月3日清晨便开启了“护航模式”。前锋区出发时,公安民警、医生、妇联工作人员与大学生志愿者已登车陪伴,每个孩子手中都捧着装有文具、防晒用品和东莞地图的“关爱包”。27小时的车程里,志愿者讲着东莞的故事,医生定时测温巡检,民警则用动画片讲解安全知识。当车队驶入广东境内,大朗交警铁骑早已在高速出口等候,一路护送至巷头毛织文化广场。
家长们难掩激动之情:“去年就听说这个活动,今年公安牵头这么多部门一起保障,我们真的是一百个放心!孩子路上有医生、有志愿者、有警察,比我们自己去接还周全!”“我上一次是在过年的时候看见我的爸爸妈妈,今年已经过去大半年了。我见到我的爸爸妈妈十分的开心,十分的兴奋!”见到父母的“小候鸟”张同学激动地说。
▲生动的安全第一课
一份份甜蜜礼包传递城市爱意
孩子们下车后,大朗玉兰女警护苗队的“落地第一课”便开讲了。大朗公安分局的警官用漫画演示预防性侵害、预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识,还在现场开展了知识问答,很多孩子得到了心仪的“警察小熊”。这场特殊的“开学礼”结束后,孩子们还得到了东莞社会各界为“小候鸟”们送上的荔枝、糖果等,表达城市满满的甜蜜和温暖。暑假期间,东莞城市地标还将组织集体亮灯,欢迎全国各地的“小候鸟”们来莞过暑假。
▲高端荔枝出东莞,东莞为“小候鸟”们准备了甜蜜的荔枝
接下来,大朗公安分局及相关部门还将邀请“小候鸟”们参加安全“童行”·护航暑假主题活动和“百千万·莞一夏”青少年儿童暑期公益服务活动,在暑期将陆续开展防侵害、防溺水、反诈、禁毒等安全宣传教育,同时联合镇相关部门开展家访等各类关爱活动及服务,为孩子们平安度假保驾护航。
▲326名“小候鸟”合影
“莞一夏”活动已惠及150万人次
据统计,东莞全市常住人口1048万人,其中有约200万未成年人、60万老年人。与此同时,东莞流动人口规模庞大,每年还有几十万“小候鸟”群体来到在东莞务工的父母身边过暑假。由于家长平常要上班,许多青少年日间往往无人照料,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人民群众在暑期对“一老一小”的看顾需求十分巨大。
自2024年起,东莞市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从身边小事做起,策划举办“莞一夏”青少年儿童暑期公益服务活动,通过开展安全健康、科创强市、兴趣爱好、老年教育、电影曲艺、亲子阅读等6类主题、10多项具体服务,丰富“一老一小”的暑期生活,进一步增强城镇化转移人口对东莞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让青少年在暑假期间有去处、有人管。2024年“莞一夏”青少年儿童暑期公益服务活动,累计开展活动3.78万场,惠及市民群众150万人次,其中“小候鸟”39万人次。
▲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2025年“百千万·莞一夏”青少年儿童暑期公益服务活动将以60个省典型村为主阵地,鼓励全市各镇街覆盖全域,推动更多优质公共服务活动资源下沉到村社区、到企业、到小区,通过四大类主题服务,力争全市惠及300万人次,让青少年儿童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候鸟”群体度过一个充实、精彩的夏天。
从1500公里外的牵挂,到家门口的欢声笑语;从部门间的资源协同,到城乡间的人气流动,“莞一夏”正在用细节诠释“人民城市为人民”。当“小候鸟”们在东莞的夏天里认识新朋友、学到新知识,当老人在课堂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这座城市的温度,正通过一次次公益服务、一场场跨省协作,浸润到每个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