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2!
肇庆发布 2025-07-04 11:56:48

好消息,肇庆+2!

 

日前,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肇庆新增2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分别端州区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四会市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位于肇庆高新区)。

 

 

 

 

微信图片_20250703090036.jpg

△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李显才 摄

 

这两个产业集群有何特色?

一起来看!

 

0 1

 

 

端州区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

 

端州区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

已形成 “电子材料 — 元器件制造

 — 智能终端应用” 全链条布局,

中游电子元器件及

下游终端制造占据主导地位,

细分行业产值占比达76.7%。

 

图片

△邓文聪 摄

 

行业地位突出,

拥有风华高科、绿宝石电子等龙头企业,

其中风华高科

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主导产品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

全球排名前八。

 

图片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程汉章 摄

 

 

 

截至2024年,集群内共有企业64家,其中中小企业6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家、上市企业3家。创新建设成果丰硕,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创新平台8个,累计有效发明专利398件,2022-2024年主导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0.12%,2024年集群总产值达122.86亿元,占端州区工业总产值36.85%。

 

 

 

 

0 2

 

 

四会市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位于肇庆高新区)

 

四会市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以肇庆高新区为依托

在小鹏汽车、瑞庆时代榕树效应带动下,

集群内产业链企业73家,

其中中小企业71家,

新签约炎龙独立储能电站、

大喆化学储能等一批项目共超百亿元投资,

涵盖储能系统集成、电池生产设备等领域,

已形成“锂电池材料—储能电池生产

—综合应用”闭环链条。

 

图片

△瑞庆时代。王振宇 摄

 

 

 

集群内省级专精特新2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5家,上市企业4家;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创新平台32个,有效发明专利380多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0多个,近三年集群制定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40多个。

 

2024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同年获批广东省级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区。2024年集群总产值约440亿元,近三年主导产业产值年均增速约16%。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6个产业集群

入选国家级或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包括广东省四会市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国家级、位于肇庆高新区)、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五金产业集群(国家级)、

四会市高分子合成材料产业集群、

高要区压铸产业集群、

端州区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

四会市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位于肇庆高新区),

我市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

 

微信图片_20250703085959.jpg

△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李显才 摄

 

近年来,

我市加快培育“两新一电”产业,

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以端州区、

肇庆新区为中心。

 

截至2024年底,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有规上企业168家,产业集群以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印制电路板、电子专用设备、半导体照明和显示等领域为特色,逐渐向高端、高附加值、自主核心技术产品延伸。

 

 

 

 

图片

△邓文聪 摄

 

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以四会、

肇庆高新区为中心。

 

截至2024年,肇庆市新型储能产业集群的规上企业增至52家,初步形成了储能电池、电池材料、电池配件、电池装备、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回收、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等较完善的上中下游产业链。

 

 

 

 

图片

△肇庆高新区。王振宇 摄

 

当前,

我市正大力推进

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申报工作,

希望未来有更多产业集群入选,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市工信局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