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大厅墙上八个遒劲的大字瞬间映入眼帘:“东江铁流,南粤旌旗”!讲解员阿姨说,这八个字,就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那段烽火连天岁月的记忆之门。我的手轻轻抚过这八个字,冰凉的触感下,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滚烫的力量在奔涌。
铁流汇聚,山河呜咽
跟着阿姨的脚步,我走进了那段沉重的历史。1937年,卢沟桥的炮火点燃了全面抗战的烽烟。当战火蔓延到我们脚下的南粤大地时,墙上的老照片和文字让我心都揪紧了:1938年那个凉飕飕的秋天,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了惠阳大亚湾。“珠江人民惨遭侵略”——这短短一行字,在我眼前却化成了浓烟滚滚的村庄、倒塌的房屋,还有照片里乡亲们惊恐无助的眼神。阿姨说,那时的人们生活太苦了,吃不上饭……我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掐进了手心,第一次那么真切地感受到“侵略”两个字带来的切肤之痛!
旌旗所指,希望之光
就在这片至暗时刻,一道光刺破了黑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江纵队像一股不可阻挡的“铁流”,在南粤的崇山峻岭间奔涌汇聚!展柜里那些生锈的大刀、简陋的土枪、磨破的草鞋,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就是靠这些不起眼的武器,就是靠一双双穿着破草鞋的脚,叔叔阿姨们在山林间神出鬼没,狠狠地打击敌人!最让我感动的是另一块展板:“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纷纷自发组织起来,支援祖国!” 玻璃柜里陈列着泛黄的捐款收据和侨胞寄回的家书。我的鼻子酸酸的,原来在那个最难的年代,有那么多人,心都紧紧连在一起,像温暖的河流,跨越千山万水,流回祖国,流到前线! 这,就是“旌旗”的力量吧?它指引着方向,凝聚着人心!
浴血奋战,星火燎原
站在“勇战日寇,灵活制敌”的展板前,听着阿姨讲述东纵战士如何机智地打伏击、炸碉堡,我的心里充满了敬佩。那些发黄的老照片上,战士们有的在行军,有的在学习,他们的眼神那么亮,那么坚定,像黑夜里的星星! 阿姨特别提到,东江纵队不仅英勇作战,还在艰难中开辟了解放区。看着解放区老百姓分田地、建学校的场景复原,我忽然明白了,他们流的血,不仅是为了赶走侵略者,更是为了给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打下基石啊!
胜利凯歌,永续传承
展厅的最后,一面巨大的电子屏上,红色的字体如火焰般跳动:“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0月15日,惠州解放!10月17日,东莞解放!” “东莞解放!” 看到家乡的名字,我忍不住小声念了出来,心里像炸开了一朵烟花!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当年满城的欢呼!从1938年的苦难深重,到1949年的红旗漫卷,这条路,浸透了东纵战士和无数英雄的鲜血!
走出纪念馆,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我回头望去,“东江铁流,南粤旌旗”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胸前的红领巾被风吹起,轻轻拂过脸颊,感觉它从未如此鲜红,如此滚烫!
我终于懂了:“铁流”,是战士们保家卫国、百折不挠的钢铁洪流!“旌旗”,是万众一心、追求光明的伟大信仰!这铁流与旌旗所汇聚的力量,就是守护家园、创造幸福的磅礴伟力!
东江的铁流奔涌不息,南粤的旌旗永远飘扬!纪念馆里的这堂课,我会用一生去铭记,去践行!那颗被点亮的红星,将永远在我心中闪耀,指引我前行!
作者: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 四年级 8班 吴帝廷;指导老师:丁庆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