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在妈妈的陪同下走进了大岭山东江纵队纪念馆。这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锈迹斑斑的武器、破旧的生活用品……它们无声地讲述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讲述着东江纵队战士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故事。
走进历史,感受英雄
看着展柜里一枚枚闪亮的勋章,我不禁想起了老外公。外公就像展墙上照片里的许多战士一样,年纪轻轻就告别了家乡,投身革命。讲解员阿姨说,东纵的战士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深山密林中坚持战斗。我的老外公也是这样一位英勇的炮兵班长,他获得过许多荣誉勋章。外婆总是说,外公总用红绸子小心地包着那些外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证明!残酷的战争在他身上留下了印记——满口假牙、脸部毁容……但外公从不后悔,更不抱怨。就像东纵战士一样,深爱着祖国,觉得为祖国付出一切都值得。更让我敬佩的是,战争结束后,外公拒绝了国家的补贴和工作安排,坚持靠自己的双手生活,即使在病重时也不愿给国家添麻烦。站在纪念馆里,看着那些简陋的装备和老照片,我仿佛看到了老外公当年在战场上的身影,深深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的无私与坚韧。
奉献精神,永放光芒
纪念馆里展出了战士们帮助群众生产、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画面。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她虽然没参加过战争,但她把那份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承了下来。作为村长,她就像东纵战士保护群众一样,时刻想着村里的乡亲。家里不富裕,她却常常拿出自家的钱垫付村里的费用;看到谁家交不上公粮,她二话不说就把自家的粮食先垫上,还不计较还不还。她带领大家种蚕桑、种扁豆,脱贫致富时,总是把好的多分给困难户。外婆不就是和平年代的“活雷锋”吗?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为人民服务不分年代,奉献精神永不褪色。看着展板上那些军民互助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外婆在村里忙碌的身影,感受到那份朴实而伟大的爱。
新的战场,勇敢担当
在纪念馆的现代展区,我看到了不同时期人们为祖国建设奋斗的故事。这让我立刻想到了我的爸爸。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我们在家躲避病毒时,爸爸却像当年的战士一样,“逆行”冲上了前线。他是一名医生,为了做好防疫工作,为了群众接种疫苗,他经常加班加点。风雨中,他撑着伞坚守岗位的身影,不正是新时代的“战士”吗?爸爸和他的同事们,就像当年东纵战士守护家园一样,守护着我们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一人站在前线,全家光荣!爸爸用他的行动告诉我,爱国奉献的战场一直在,只是形式在变。
薪火相传,光耀吾背
走出纪念馆,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抚摸着我胸前的红领巾,我明白了什么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的老外公在战火中保家卫国,外婆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爸爸在新的挑战面前挺身而出。他们出生在不同年代,做着不同工作,但他们心中那份对祖国深沉的爱、那份为人民服务的赤诚,却是一脉相承!纪念馆里的英雄们,还有我的家人们,他们就像一颗颗火种,照亮了历史,也温暖着我们。
作者: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 四年级 8班 陈颖儿;指导老师:丁庆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