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校校长说②|陈广恩:“品德+技能+校企合作”,打造职教改革的“东莞样本”
东莞+ 2025-07-02 17:44:10

6月30日,2025年东莞中考顺利开考,全市19万学子提笔逐梦!中考季来临时,中考分流后的考生去向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这些年,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东莞中职院校特色日益凸显。近日,东莞日报记者一行走进东莞联合高级技工学校深入采访,深度解码这所“德育+技能”双优学校的办学秘诀。

东莞联合高级技工学校位于东城温塘,是“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先后被评为“东莞市四星级党组织、东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德育教育备受瞩目,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广恩告诉记者,“德者,本也;本立而道生。”办学21年来,学校以“厚德 至善 精工 笃行”为校训,已累计为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培养了2.5万多名高素质技能人才。

通过多年的实践,学校已经形成了综合学习能力、职业综合素质和专业岗位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按“八个共同”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推进了专业建设和一体化课程改革,提升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品德+技能+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发展后劲,很多毕业生工作几年后即迅速成长为企业骨干,更有一批优秀毕业生自主创业,事业发展良好。

东莞日报:作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东莞联合高级技工学校在加强德育教育、培养职业技能和劳动素养方面,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陈广恩:劳动育人,弘扬党员教师的“扁担精神”,从10.8亩楼顶菜园到省级示范基地是我校一大亮点。在学校的校史馆里,一张2016年的楼顶种菜的老照片格外醒目:十几名教师顶着38℃高温,用扁担挑着砖块爬上教学楼顶。当时预算有限,党支部号召党员带头,全校师生轮流上阵,硬是把3栋教学楼楼顶改成了10.8亩的“空中生态园”。这个“土法上马”的项目,如今已成为广东省劳动教育示范基地。

2024年初,借助“百千万工程”建设的东风,学校党支部在东城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附近1公里的区域开辟了一块40余亩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划分出“稻香区、蔬果区、花卉区”等六大功能区,每块区域都由班级承包管理。在党支部领导下,学校团委携手德育部,以劳动基地为平台开展“三自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活动。

劳动实践知行合一。学校师生们顶着烈日骄阳,挑砖担泥,不畏艰辛,用辛勤和汗水将一片钢筋混凝土建设成一幅勃勃生机的生态园景象,成为校园景色最美、人流量最大、活动最丰富、教育效果最突出的场所。截至目前,劳动基地已累计开展实践教育26期,师生参加人数达830人次,开展团日活动4次,收获各类蔬菜、瓜果8000余斤,稻谷2.1万余斤。

2024年,学校党支部《建设生态劳动基地,培养阳光技能学子,助力和美宜居社区》党建案例,荣获东莞市社会组织2024年优秀党建“十佳案例”。

一份特殊的“成绩单”。在基地的公示栏上,贴着一组对比数据:学生入学前劳动经历:经常做家务20.3%,有农活经历12.7%,志愿服务8.5%;企业最看重素质:吃苦耐劳(91%)、团队协作(89%)、责任心(87%)。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少用人企业反馈说,“我们的学生有干劲、有想法,而且还能吃苦耐劳,专注力强,这就是竞争力。这正是我们狠抓劳动教育的原因。”

东莞日报:德育铸魂,跑操跑出“精气神”,贵校是如何加强学生体质锻炼和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学习?

陈广恩:挥汗逐光,青春焕彩。学校尤为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坚持每天开展八段锦、跑操等晨练活动。每天伴随着《运动员进行曲》,3300名学生在操场列队完毕。随着哨声响起,整齐的方阵开始3公里跑操,一招一式,整齐划一,脚步铿锵有力,在晨光中挥洒着青春的活力。

学校还精心推动师生“百日跑操”活动,科学规划,循序渐进。长此以往,学生们不仅在锻炼中增强了体质,更在跑步过程中磨炼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专注力得以提升,纪律性得以强化,团队协作精神也在相互鼓励与陪伴中生根发芽。这套跑操制度我们坚持了13年。学生体质合格率从2012年的72%提升至2024年的98%,企业反馈“纪律性”指标好评率达93%。

立德树人,素质为本。学校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多年来坚持将《大学》《论语》等儒家经典纳入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学经明理,提升素质,推动“师生每日读经典”,开展“百日记笔记”活动,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利用晚自习半小时小结反思一天的所言、所行和所学,不断提升自我并运用于学习生活。

在图书馆,2022级学生张丽的《论语》读书笔记,娟秀的字迹间满是批注。该生说,“刚开始觉得文言文枯燥,现在每天不读反而难受。”《他们拖着行李箱进图书馆,却获北大教授点赞》——人民日报客户端2023年10月17日发文报道称,这是东莞联合高级技工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组团”到东莞图书馆借书的场景,我校也是全市首个加入东莞图书馆“班级微书馆”项目的技工学校。

校友的“德育附加值”。2013届毕业生邓雄的故事被制成案例教材:从汽修学徒到创业老板,两次破产后靠做志愿者重拾信心,如今公司年营业额超千万。“母校教会我最重要的是‘抗挫力’。”他在视频连线中感慨。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据2024年统计,毕业生3年内晋升企业骨干的比例达41%,自主创业成功率超行业均值2.3倍。

此外,学校还大力弘扬学生志愿者精神,开展师生“百日志愿”活动,现有环保、校园美化、理发、后勤、计算机服务等十多支校级志愿者服务队,每个班级设有班级志愿者小组,鼓励师生人人参与志愿者服务,让志愿者精神融入到学生心中,从而涵养学生感恩爱心、无私利他、奉献付出、不计较个人得失、吃苦耐劳、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

东莞日报:“品德+技能+校企合作”,学校是如何加强校企共生,把生产线“搬”进校园的?

陈广恩:教室里就是“微型工厂”。在学校智能制造实训中心,你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20台标注“中航光电实训设备”的数控机床轰隆作响,学生穿着企业工装操作设备,墙上挂着“今日良品率:98.7%”的电子屏。

“这不是模拟,这是校企合作,是企业结合真实生产任务开展的教学实训。”目前,学校与150家企业共建“八个共同”机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考核等。中航光电班的高技学生一入学,就能接触企业生产真实场景和精密模具设备。

为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东莞市“技能人才之都2.0”建设,学校智能制造系以培养契合“工业4.0”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仅配备了先进教学实训设备,还与多家世界及国内知名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先后设立了“中航光电”“泰科电子”“陆逊梯卡华宏”“广州博创智能装备”“金芒果”等校企双制冠名班,有力推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紧密衔接。

专业设置的“动态雷达”。2023年,学校捕捉到新能源汽车爆发趋势,立即增设相关专业;2024年根据AI质检需求,在机械专业加入机器视觉课程。这种灵敏调整带来直接效益:2024届毕业生平均起薪达6120元,较东莞市同类院校高18%。

‌2023年,学校入选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二阶段建设院校行列,其中数控加工、汽车维修两大专业被列为建设专业,同时“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也被评定为省级优质重点专业。‌通过深度整合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汽车维修及新能源汽车等多学科,赋能学生全面掌握智能制造、电气自动化、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维修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实践技能,为学生的职业征途铺设坚实的基石。

学校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深受广大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目前,学校与15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其中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倍增计划企业40余家。学校与马可波罗控股、泰科电子集团、中航光电、固德口腔等上市企业和知名企业深度开展校企专班,校企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开展考核评价,并设置专班奖学金,学生“入校即入企”,面向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东莞日报:近年来,随着新职教法深入实施,学校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陈广恩:随着新职教法实施,学校将迎来三大机遇:一是高级工等同大专学历,中技生可以参加职业高考,3+2中专直升大专,报考公务员通道打开;二是东莞市“技能人才之都2.0”计划提供人均1.2万元培训补贴;三是校企合作税收优惠扩大,企业捐赠设备可抵税30%。招生办负责人透露,“今年申报预备技师班的人数同比增长40%。”

作为中职院校的主要负责人,我有“三忧三盼”:一忧,家长“唯普高论”仍存,需加强职教宣传;二忧:高端设备更新快,办学成本压力大;三忧:区域竞争加剧,需强化特色定位;一盼:建立职教高考“立交桥”;二盼:扩大对技工学校的办学支持力度;三盼:健全毕业生跟踪服务。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养子使作善也”。虽然这些年来学校在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和技能教育等方面取得一些成绩和荣誉,但是学校的职教之路仍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职教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造福社会的技术人才。”希望“德育为本、技能为重”的东莞联合高级技工学校,在职教改革的浪潮中,面向未来,砥砺前行、锐意进取,积极打造职教改革的“东莞样本”。

【知多D】

“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东莞联合高级技工学校

东莞联合高级技工学校前身为广东省技师学院东莞分院,成立于2004年,于2006年正式申报成立东莞联合技工学校。学校位于东莞市主城区东城街道,是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全日制国家级重点民办高级技工学校。

2011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 ,学校开发的《基于产教结合的模具数控加工专业建设与发展之路》系列教材和“注塑机操作调校实训平台”,均荣获“第七届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与技工教育 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学校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是东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莞市四星级党组织;先后获得广东省人民政府3次、东莞市人民政府2次专项资金的奖励;学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被评为省级优质重点专业;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和市技能竞赛一、二等奖。

2023年,学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被评为省级优质重点专业,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二阶段建设院校,其中数控加工、汽车维修专业被确定为第二阶段建设专业;2024年,学校荣获第二届广东省技工院校班主任能力比赛省赛优胜奖、市赛第一名,学校党支部《建设生态劳动基地,培养阳光技能学子,助力和美宜居社区》党建案例荣获东莞市社会组织2024年优秀党建“十佳案例”。

办学多年来,学校已为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培养了2.5万多名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多年的实践,学校已经形成了综合学习能力、职业综合素质和专业岗位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按“八个共同”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推进了专业建设和一体化课程改革,提升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品德+技能+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发展后劲,很多毕业生工作几年后即迅速成长为企业骨干,更有一批优秀毕业生自主创业,事业发展良好。

 

文字:吕晓敢 图片:陈栋 通讯员 学校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