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莞城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和阳小学)“小小李时珍”社团联合东莞市中医院专家团队及岭南中草药博物馆,成功举办“节气传薪火·本草润童心”中医药文化课程系列活动。孩子们化身“小小李时珍”,跟随节气脚步,沉浸式探索本草奥秘,亲身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惊蛰到芒种,四场紧扣节气的主题活动,让古老的中医药智慧在校园里“活”起来,在童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惊蛰·养肝护肝初体验:莫婉银护士以“春季养肝护肝我能行”开启旅程。她用生动比喻讲解肝脏重要性,孩子们不仅认识了中药秤的奥妙,亲手称量配伍,制作了专属养肝茶包,还学会了按压太冲穴的养生小窍门。
清明·祛湿健脾巧动手:叶雪英医生的“清明时节健康小课堂”充满童趣。她把脾胃比作“小锅炉”,湿气喻为“隐形小怪兽”。孩子们辨识祛湿药材,学习健脾食疗方,动手制作散发清香的艾草养生锤,齐声诵读健康口诀,趣味盎然。
立夏·防暑急救探阴阳:在中草药博物馆的独特氛围中,王佩光医生带来“急救小卫士·夏日防暑穴位大作战”。他用“烤番薯”与“蒸番薯”形象演绎中医“阴阳”学说,解析古方奥妙。孩子们化身为“穴位小侦探”,在欢声笑语中寻找身上的“防暑开关”。
芒种·山药魔法显奇能:梁伟东医生的“山药知识讲座”揭秘了这味药食同源佳品的“超能力”。孩子们了解了山药的别名、历史传奇和神奇功效,学习其“超酷技能”,并兴奋地分享各自构思的“山药魔法食谱”,跃跃欲试。
莞城和阳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中医院专家手中接过“节气”接力棒,专业的中医药知识被巧妙转化为充满童趣的探索实践。孩子们在精细的称量中触摸“匠心”与严谨,在氤氲的艾草香里感知传统技艺的温度,于穴位的探寻间领悟“上医治未病”的古老智慧,更在山药的奥秘中惊叹“药食同源”的生命哲学。千年岐黄文化,正以这样鲜活的方式滋养着新一代的心灵,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