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观察|高校毕业生“入莞热”背后的“心”模式
东莞+ 2025-07-02 10:48:25

“四电”高校之一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近两年毕业生入莞就业人数增长150%;暨南大学毕业生入莞就业人数去年增长35%,一跃成为学校毕业生流入城市TOP5;市内高校东职院2025届毕业生留莞就业率预计接近6成……

眼下正值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关键冲刺期,作为就业大市的东莞捷报频传,成为了2025年“毕业季”里的热门城市之一。是什么原因让诸多高校毕业生在近两年时间里源源不断地来到东莞?近两年时间里,东莞与这些高校之间又有着哪些成功的校地协作经验?

引才变革:

从单元招聘到城市文化多元植入

7月的脚步悄然而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桂电”)学生工作部(处)就业科科长徐学武愈加忙碌:再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他就要和同事们带领选定的一批学生来到东莞,参加一年一度的“青春相约巍峨山——名城名企OpenDay”活动。

▲2024年7月推出的“青春相约巍峨山——名城名企OpenDay”活动

参加过去年举办的首届活动的桂电师生,今年进一步加大了对该活动的重视程度。这也给校方活动带队负责人之一的徐学武添加了些许压力。“学校希望带上更多的师生代表去,而且要更精准、更贴切地挑选学校各院系专业代表,回来后,还要向各自院系作分享报告!”徐学武介绍说。

与此同时,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暨南大学等十余所国内优秀高校的就业部门老师也和徐学武一样,为这次“进莞来”活动做着出发前的各项准备。

“我们参加活动的师生返回后,也要做分享宣讲,除了企业工作环境以外,宣讲的重点内容还包括东莞的风土人情,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等。”暨南大学就业中心老师毛诗宜说。

▲2024年11月15日2024年“校园东莞日”活动顺利开进兰大

“这是今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有别于去年的最大变化。”兰州大学(以下简称“兰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贺鹏也“无独有偶”般地道出了今年参加活动的目的变化。

相隔一年时间,再次参加同一活动,为何诸多高校会产生同样的变化?

毛诗宜说,去年4月25日在暨南大学举办的“校园东莞日”大型专场活动,情怀满满“东渐于海·莞纳英才”专题展览不仅让东莞与暨大的百余历史渊源在学子心中定格,全方位的城市推介,以及东莞人社签下的第一份校地合作协议进一步点燃了学子们“进莞来”的热情。

▲2024年4月25日在暨南大学举办的“校园东莞日”大型专场活动

徐学武说,桂电与东莞是一场由基层生根、向上开花的合作之路,尤其是2023年12月1日,东莞市“莞邑启航逐梦湾区”高校毕业生招才引智桂林地区专场招聘活动来到学校后,更是为东莞诸多镇街的人社分局打下了一个校地合作样板,让东莞元素在学校师生的认知当中从市级层面深化到了镇级层面。

“在此之前,在我们不少师生的印象中,东莞最大的标签就是经济发达而已。是去年7月的这次活动(青春相约巍峨山)的研学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东莞:一座兼具历史文化、就业创业乐土基本要素,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和区位优势于一体的城市。这无疑是兰大学子们,走出去干事创业的优选之地。”贺鹏告诉记者,这次东莞行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去年11月15日,2024年“校园东莞日”活动顺利开进兰大,促成了东莞在兰州大学落子首个“985”高校的人才工作站,校地合作从一锤子式的“招就”协作,迈入了更深层次的产才融合、文化互融的校地合作模式。

体系构建:

从季节性到常驻式的引才战略升级

要追溯诸多优秀高校毕业生“进莞来”人数的“倍增”式变化源头,须将时间拨回到2023年下半年东莞人社部门的一场战略布局。

那一年,东莞人社围绕东莞产业升级转型所带来的就业之变,以及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开始研究探索一套区别于传统模式的高校引才模式。

▲今年3月16日,博力威在“百万英才汇南粤”首场大型招聘会上揽才

“首先是在活动形式上有了深层次的变化,不仅带着我们企业敲开了国内知名高校的大门,让我们现场揽才,配套的校政企座谈会也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了我们企业与学校进行互动,每场活动现场的城市推介、优秀校友分享,也为我们与学子互动、与学校建立合作中铺平了道路,更值得点赞的是,东莞的这些活动每到一所学校都会遴选一批校园大使,长期为东莞做推介。”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经理麦颜告诉记者,这种变化始于2023年10月21日在哈工大启动的首场“校园东莞日”活动,而次年7月推出的“青春相约巍峨山——名城名企OpenDay”活动,则与“校园东莞日”完美地形成了一个“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闭环,让诸多高校的师生“零距离”印证了城市推介会上的东莞认知,实现了从“季节性”引才到“常驻式”引才的变革。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回访合作企业之一的气派科技时,公司一把手竟然准确地描绘出了每位在企桂电学子的外貌,叫出他们的名字,讲出他们的特点,道出公司为每位学子设置的职业规划。将毕业生交到这样的企业、这样的城市,我们放心!”回顾这两年来的校地合作,徐学武用一个openday活动的回访故事解析了学校毕业生年入莞就业人数从200人到超500人的原因。

东莞引才的显著成效,源于其从“单一招聘”向“城市品牌深度营销”的华丽转身。通过精心打造“走出去”(校园东莞日)与“请进来”(名城名企OpenDay)的双向闭环,东莞不仅将优质岗位精准送达高校,更将城市的历史底蕴、发展活力、人文关怀与产业生态全景式呈现于师生面前。这种以文化互融、情感共鸣为纽带,构建常态化、体系化校地合作新模式的实践——从精准对接、城市推介到设立人才工作站、培育校园大使——成功打破了季节性引才的桎梏,实现了从“招人”到“引人”“留心”的战略升级,使东莞在激烈的城市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奔赴梦想的热土。

文字:王子玺 图片:陈帆 王子玺 市人社局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