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在第十五个“世界海员日”当天,东莞船员权益保障中心(简称“保障中心”)暨中共广东东莞船员流动党员第一支部委员会(简称“第一党支部”)揭牌仪式在东莞沙田海事处成功举行。广州海事法院、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东莞市总工会、东莞市港航协会、沙田镇人民政府、航运公司代表以及船员代表出席揭牌仪式。

“东莞是中国制造业名城、大湾区物流枢纽,也是广东航运大市,每年进出港船舶约34万艘次、进出港船员约117万人次。”东莞海事局负责人介绍,保障中心不只是为船员化解纠纷的地方,更通过设立船员流动党组织、引入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服务做到船员心坎上,化纠纷于无形之中。“第一党支部离东莞港和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都很近,船员党员靠港最快15分钟就能参加组织生活。”他在地图上比划着,这种党建引领推进船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模式,对提升船员权益保障水平,促进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对促进东莞乃至大湾区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年复一年承载万吨货轮的“双万”城市,船员权益保障中心和船员流动党员第一党支部的落地有着特殊意义。它不仅是船员沟通交流的“连心桥”,也是强化船员权益保障的“试验田”。自2023年开始,海事部门、人社局、工会、港航协会等四家单位锚定“小事不下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标,一同推动船员权益保障工作从“应急应对”向“系统治理”升级,纠纷调解成功率超90%,平均处理时长缩短40%。并在今年与海事法院携手,形成了“三方四家+司法保障”的协同机制,助推东莞船员权益保障机制迈入“法治化、系统化、制度化”新阶段。

揭牌仪式结束后,东莞船员流动党员第一党支部召开首次支部大会,组织开展支委选举,审定发布“东莞辖区2025年度服务船员十件实事”。
据了解,保障中心设置接待室、咨询室、调解室等570余平方米专用空间,邀请法律顾问、海事劳工检查专家、劳动关系调解员等16名专业人员为船员提供服务。今年6月12日,保障中心顺利通过现场验收,并于6月24日正式获得上级授牌。下一步,东莞海事部门将主动担当作为,携手地方及各部门,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水上实践,持续深入推进船员队伍党建工作,不断提升船员权益保障水平,为助力打造“海上新广东”贡献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