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积极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号召,扎实推进“全国健康学校”与“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建设,广东医科大学医院管理部牵头建设的22个“校园健康小站”在该校两校区同步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师生们将便捷享受集智能健康监测、应急救护支持与健康知识普及为一体的“一站式”健康服务,助力师生科学管理体重、提升急救能力。

健康小站内配备了先进的智能体脂秤。该设备可精准测量身高、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肌肉率等9项关键健康指标,并实时同步显示各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用户完成测量后,通过关联小程序的内置AI健康分析功能,系统可基于用户的历史数据生成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建议。这些建议覆盖饮食搭配、运动规划、生活作息等多个维度,帮助师生动态追踪身体变化状况,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健康管理策略。平台还将定期推送运动技巧、饮食营养等科普内容,助力师生养成并巩固健康生活习惯。
针对校园潜在的突发健康风险,健康小站内均配置了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具备操作简便、智能分析的特点,能自动识别患者心律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击除颤,全程伴有清晰语音提示。经过简单培训,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能迅速上手操作,显著提升了校园应对突发心脏健康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师生的生命安全再添一道重要保障。

为满足师生日常及紧急的健康需求,小站内配备了内含医用口罩、创可贴、酒精消毒棉片、急救夹板等20余种基础医疗物资的急救包,物品清单与使用说明清晰明确,便于师生处理常见小伤或实施初步紧急救护。同时,小站还提供种类丰富的健康宣传手册供师生免费取阅。这些手册聚焦“预防、治疗、调养”健康全链条,内容涵盖常见疾病预防知识、合理膳食指南、科学运动方法、心理健康调适技巧等实用信息。手册设计图文并茂、表述通俗易懂,旨在将健康知识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
据悉,作为首批入选的“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试点单位”,广东医科大学长期以来始终秉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将健康素养提升融入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全体师生员工围绕健康学校建设目标,持续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两校区新建成的22个“校园健康小站”已完成全部调试,现已正式向全校师生开放使用,成为服务校园健康、提升师生健康素养的重要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