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暑假即将来临
一些有关外出游玩的
“应季”健康谣言卷土重来
被蜱虫叮咬
搽香油、酒精可让其脱落?
被蚊子叮咬
涂抹牙膏能预防传染病?
被毒蛇咬伤
用嘴吸毒或切开伤口就可排毒?
……

应对夏“毒”,
这样做才正确
↓↓↓
误区01
外出游玩遭遇蜱虫叮咬,涂抹香油或酒精可让其脱落?
详情: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刘起勇解释,涂抹香油或酒精会刺激蜱虫,使其加速分泌唾液,一是增加被蜱虫携带病原体感染的风险,二是蜱虫被刺激后还会收缩身体,甚至导致口器断裂并残留在皮肤内,引起局部炎症、感染等。

图源:国家应急广播
正确做法是用细头镊子去夹住蜱虫与皮肤接触的地方,轻轻地垂直拔出,千万不能左右摇摆。之后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洁叮咬部位和双手,并用酒精或碘酒消毒,避免感染。
误区02
被蚊子叮咬后涂抹牙膏或肥皂水可预防传染病?
详情: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刘起勇表示,被蚊子叮咬后涂抹牙膏或肥皂水预防传染病是没有科学证据支持的。牙膏和肥皂水仅能缓解叮咬后的瘙痒症状,无法杀灭其携带的登革热病毒和疟原虫等病原体,因此无法阻止感染。
被蚊虫叮咬后,若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
蛇类进入夏季后越发活跃
蛇咬伤事件也随之增加
近日
27岁女游客在三亚
被疑似毒蛇咬伤身亡事件
引发关注
面对这一突发危险
掌握科学急救知识至关重要
误区03
被毒蛇咬伤后,用嘴吸毒或切开伤口就可排毒?
详情:
千万别这样做!其一,被蛇咬后,毒液会随血液、体液很快扩散,并不能吸出来多少。若“吸血”者口腔有炎症或伤口,毒液还会渗透带来伤害。其二,若自主切开伤口,开创不当易导致伤者失血过多和伤口感染。

图源:国家应急广播
此外,也不要认为伤口无肿痛就没事。举个例子,被银环蛇咬伤时,伤口不肿不痛、牙痕浅,咬伤后1-2小时才开始出现乏力、麻木、喉咙梗阻等症状。但此类蛇伤病情凶险、变化迅速,因此一旦被蛇咬伤应立即就医。
正确的处理方式
请看五步法
↓↓↓
01
缓步撤离
尽量保持冷静,限制被咬伤部位活动,第一时间缓步离开现场,快跑会加快毒素扩散。
02
记住特征
尽量记住蛇的基本特征,包括蛇形、舌头、花纹、颜色,最好可以拍照,以便医生精准用药。不要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毒蛇的咬痕一般表现为1-4个出血点,多数情况为2个;无毒蛇为两排细小牙痕。
03
及时取下配饰
去除患肢的手镯、戒指、鞋子等受限物,防止肿胀加重后导致进一步伤害。
04
固定并清理伤口
用绷带(最好是弹力绷带)在患肢进行绑扎,减缓蛇毒的扩散。
同时用夹板或树枝对伤肢进行固定。

图源:国家应急广播
伤口处请勿直接用水清洗,应使用浸湿的干净布料轻轻擦拭伤口,去除污渍。清理干净后,再用另一块干净的布覆盖伤口,等待救援。
05
送院治疗
简单处理后,及时拨打120,或者用交通工具送去医院。如果没有交通工具,最好由人背着,送医院治疗。
广东可打抗蛇毒血清(4种)
医院名录(部分)
(以各医院实际情况为准)
↓↓↓

参考资料:科技日报、人民日报、科学辟谣、“海南疾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