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农历五月十三,中堂镇龙舟文化节龙舟巡游活动举行。该活动作为中堂“湾区周末in东莞”系列主题活动的重头戏,也是升级版“中堂景”,19支传统龙舟队、12支标准支龙舟队竞渡东江,劈波斩浪,展现“东江龙王”的速度与激情,吸引了众多来自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游客,同赏端午民俗盛宴。其间,该镇举行龙舟嘉年华集市、非遗墟市、龙舟工艺展及龙舟主题摄影展等一系列活动,以丰富的文旅体验场景催生消费新活力,促进中堂经济稳增长,更以“龙舟精神”激励“新中堂”建设跃上新台阶。

中堂“龙舟景”共有9个“景”,始于农历五月初,收“景”于月底,历时一月有余,素有“中堂龙舟9景”的说法。该9个“景”包括“中堂景”“斗朗景”“蕉利景”“槎滘景”“东向景”“马沥景”“江南景”“潢涌景”“下芦景”。其中,“中堂景”是中堂规模最大、最热闹的“龙舟景”。

此次“中堂景”龙舟巡游活动,不同于往年的一大亮点是,特别安排了传统龙、标准龙分别进行竞速交流赛,让广大市民游客更直观全面领略中堂龙舟的竞技风采与文化魅力。多年来,中堂龙舟队屡次在国际、国家和省市的重大龙舟赛事中夺冠,早已经名声在外,一直有着“东江龙王”的美誉。

在此次比赛中,传统龙竞赛由19个村(社区)龙舟队参加,标准龙竞赛由民间的12个龙舟俱乐部参加。只见江面上,各支龙舟队如离弦之箭飞驰,浪花飞溅,两岸欢呼连连。比赛高潮迭起,既有队伍凭借默契配合一路领先,也有队伍上演精彩竞逐,充分展示了“东江龙王”的形象与实力。最终槎滘村获得传统龙舟600米直道竞速交流赛的“最具魅力奖”,东泊社区、三涌村、江南社区、潢涌村获得传统龙舟600米直道竞速交流赛的“最具活力奖”。向龙龙舟俱乐部获得标准龙200米直道竞速交流赛的“最具魅力奖”,碧海龙舟俱乐部、南青·麦岛龙舟俱乐部、加冠龙舟俱乐部获得标准龙200米直道竞速交流赛的“最具活力奖”。
“活动很精彩,让我们见识和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一名从广州过来的家长,带着家人和孩子特地过来中堂体验龙舟景,“广州人也特别喜欢看划龙舟,所以也想让孩子感受不同地方的龙舟文化。”
除了紧张刺激的龙舟竞速交流赛,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精彩文艺表演和嘉年华集市、非遗墟市也在文化节中轮番上演,与市民游客热情互动,为广大市民游客打造了高品质的文旅消费场景,让市民游客“一站式”尽享“好看、好逛、好吃、好玩”,催生消费新活力,促进中堂文旅融合发展。现场有市民表示,“看了中堂的小龙舟、小龙头这些文创产品,制作很精美新潮,寓意又好,买了几件回去送人。中堂的龙舟文化节活动很丰富,体验感非常好,可以带旺更多的文旅消费。”

“中堂景”自2006年升格为中堂镇龙舟文化节后,成为一项彰显地域特色文化的品牌活动,结合龙舟赛事、嘉年华集市、非遗墟市等系列文体旅融合促消费活动,不仅为市民游客奉上了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盛宴,在聚集人气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美誉度。近些年来,中堂引进培育龙舟俱乐部、露营基地等项目,形成从龙舟制作、赛事培训到文创研学的龙舟经济产业链,大力促进旅游产品形态创新,以丰富旅游内涵激发消费活力,助力中堂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天的活动更为“打造水乡制造强镇、建设美丽善治新中堂”凝聚起磅礴动力。中堂是“中国龙舟之乡”,龙舟文化在中堂已传承了500多年,其龙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精神,代代传承。在中堂,龙舟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堂人的血脉,成为城市发展的人文内核和强大动力。当前,中堂正紧紧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全镇上下弘扬“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以“新空间、新产业、新环境、新队伍”为抓手,抢抓产业变革机遇,发力空间革命,奋力打造穗莞合作先导区,努力谱写“新中堂”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