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招生|为学生铺就多元发展之路,海德实验带你解锁专属成长路径
东莞+ 2025-05-26 16:00:36

2025年东莞中考志愿填报进入倒计时,填报志愿成了家长和学生的重要关注。

5月24日“助力中考 学在东莞” 2025东莞市海德实验学校的中考招生访谈直播活动圆满落幕!海德实验学校的校长孟庆美与副校长李超然、陈德根共同为家长和考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教育分享。直播中,招生官们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特色和学生成长路径,并就招生政策和志愿填报等热点问题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希望通过这次直播,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海德实验学校,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刚刚结束的招生访谈直播中,我们吸引了约100万观众的观看,获得了广泛的好评。直播期间,家长们和学生们在聊天区积极提问,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我们的招生顾问团队也及时在线互动,针对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耐心和详尽的解答,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错过直播的家长和考生,可以通过访问东莞招考通的东莞市海实验学校介绍页面,轻松查看直播回放。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期待在海德实验学校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成功!

【学校简介】

东莞市海德实验学校作为一所致力于提供高质量教育的现代化学校。自2017年创办以来,学校总投资达14亿人民币,汇集了一支由21名高级教师和10名省级以上名师组成的卓越师资队伍,其中三分之一的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学校课程设置多元化,构建了从小学至高中的完整教育体系,实行高中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7大升学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校硬件设施均按省标配备,实现管理扁平化、个性化、小班化和导师制,多年来在中高考成绩上表现优异,毕业生升学率高,成绩突出。海德实验学校不仅注重学术成就,还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活动众多,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兴趣的平台。

【招生官打call】

孟校:海德实验学校祝全市初三学子中考大捷。

李校:遇见海实,遇见未来。

陈校:祝大家考上理想的高中。

一起:我们在海德实验学校等你!

【直播互动精选】

问题1: 海德实验学校中学部创办五个年头了,作为东莞民办学校的后起之秀,自开办以来,能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竞赛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亮眼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人称“新晋民办学校的黑马”,请孟校简单谈谈,学校为什么会有如此迅猛的发展呢?

孟庆美:一所学校发展得如何,我想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和管理理念。海实中学部开办五年来,每年初升高的招生成绩似乎都不太理想,基于现实,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师资和管理方面多想办法,多下功夫。

最近三年,学校没有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而是面向全国招聘骨干教师、优秀教师、金牌教练,按照老、中、青教师2:5:3的比例合理搭配来组建教师队伍。高中部目前有高级教师21人,省级以上名师10人,民办学校骨干教师、清北名师21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38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约1/3。有毕业于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国内名校的老师,也有从英国约克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等国际名校毕业的研究生。

管理方面,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追求做到极致的精细化管理。在教学、德育和后勤三条主线方面,全体海实人本着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科学规划,精耕细作,竭尽全力把学校打造成一所高质量的品牌民办学校。

问题2: 我们学校的育人理念是“适性教育,多元成才”,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是如何落地的呢?

孟庆美:在我们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特的种子,所以我们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不同的培养方案。新生入校就会建档,一人一档,根据兴趣、学习基础、特长等情况,安排导师,全面跟踪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高一开始,会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学校目前有裸分高考、强基、竞赛、艺术、特长、综评、出国等7大主要升学路径。比如,第一届毕业生梁同学在高中拿到游泳项目的50米和100米自由泳两个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针对美术类特长生,学校聘请清华美院毕业的教师进行专业课授课,本届高三共9位美术生,分别拿到了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广州美院、四川美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名校的合格证。

问题3: 国家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后,海实提出了“优才计划”,学生、家长对这个计划比较感兴趣,能帮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孟庆美:对标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我们提出了“优才计划”,对学生进行“六年智造,贯通培养”。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拔尖创新课程三个层面进行课程设计。对学生的培养实行三步走:即新苗——夯实基础;英才——关注个体;优才——个性拔尖。从整体到个体,优才计划贯穿高中三年,打通优生培养的“瓶颈”,确保延续性。海实为优生搭建了专门的“三层次,两维度”的博学课程体系。

三层次:学科基础性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注重学科基础和关键能力;拓展性课程——形成学科课程群,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发展性课程——培养拔尖创新潜质。

两维度:博奥课程(科学类)、博雅课程(人文类),在上面三个层次下,从两个纬度进行各类课程的开设。其中博奥课程,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打竞赛和强基,这是海实的强项。

我们对竞赛、强基进行重点投入,这几年我们在数学、物理、化学及信息等各类比赛中斩金夺银,成绩排东莞市前列。

2023年首届高中毕业生陶汪杰同学,当年以713分的中考成绩考入我校高中部,超过当年莞中线1分,通过三年的竞赛和培优课程,高考641分被中山大学录取,202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国家一等奖;2024年6月,我校高二年级学生赖同学被中科大少创班录取,本硕连读,东莞唯一,等等,这些同学都是海实“优才计划”的受益者。

问题4: 海实在优生的培养方面有了成熟完整的体系。请问: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学校是如何培养的?

孟庆美:大家知道,海实的自费线这几年都不高。在海实,相对优秀一点的孩子毕竟是少数,那么,对于那些基础偏弱的孩子,学校开展导师制和个性化辅导,利用自习课和课余时间进行辅临扶弱,争取实现全员本科。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一是课堂关注:分层教学,分层关注。

二是量化追踪:学业成绩质量分析追踪。痛点、难点追踪解决。

三是学业导师:作业面批面改,每周谈话制度。

四是家校合力:通过家委会议,家长私下沟通等方式增进家校的相互信任。

顺便说一下,海实组织的竞赛、个性化辅导和辅临扶弱对学生都是不收费的。在海实,无论优生还是暂时的后进生,都有相匹配的提升资源,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全力托举。

问题5: 刚在直播间里,有不少家长说海德实验学校的学风很好。李校,您是负责德育教育的主要领导,在您看来,您认为海德实验学校的学风是怎样的呢?海德实验学子应该是怎样的呢?海德实验学子的校园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李超然:海实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家国情怀、品德高雅、健康向上、学识渊博、追求卓越”的学生。为实现这一育人目标,我校践行“6+6德育模式”,即由“立品格”、“养学识”、“塑气质”、“扬个性”、“强体魄”、“铸精神”“六大领域”组成,分别通过“品格、学识、气质“的培养,养成“海实气质”,通过“个性、体魄、精神”的培养,形成“海实风骨”,这就是我海实学子的样子!

至于学风,有人常说: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只有分数过不了明天。在海实,你每天可以看到早晨跑操前学生专心晨读的风景,可以看到食堂排队打饭时学生认真看书的场景,可以看到课余时间随时随地学生跟老师一起讨论问题的温馨场面。但是,在海实,并不是唯分数论,成绩并不是排在第一,身心健康、激发学生兴趣排第一。我们开设了54门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其次,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和广泛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现在也已经不再是死读书、狂刷题的年代了。一所学校,校风好则学风好,学风好则学生好,这样,学生成绩好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这也印证了我校的育人理念:德育为首,质量为根,德育为教学保驾护航,成就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谈到校园生活,我校采用“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大途径”实施“六大领域”的德育内容。如学校每年都会举行心理健康节、感恩节、体育艺术节、读书科技节、社团节、篮球赛、羽毛球赛、社会实践与研学等特色活动,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都是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我校现有54个社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我们还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新生入学,我们会给每位学生建设心理档案,每学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实时跟踪,例如,前天,22号,我们刚举办了“5.25心理健康游园活动”。所以,在海实,会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成长沃土。

问题6: 再请李校为我们谈谈海实中学部今年的计划招生计划、高中的班型,以及志愿填报海实的指导意见?

李超然:今年,我校新初一计划招784人,新高一计划招535人。学校实行小班制、个性化、导师制的培养方式。高中阶段因为要精准定位,精准培养,所以采用分层教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进行选科走班,班型分为博系列、卓系列、智系列及创新班四个层次。各层次班级的培养目标,从本科院校到双一流、211、985,再到清北。总之,不管什么层次的学生在海实都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培养土壤。

分数线我们无法预测,结合近几年我校的录取情况,我个人给大家的建议是:中考成绩如果预测在730分以上,可以第一志愿报我校公费生,第二志愿报我校自费生;如果中考成绩预测在在610分以上的学生可以第一志愿报直接我们的自费生;如果中考成绩预测在630分以上,第一志愿报我们自费的话,成功的概率应该比较大。

问题7: 学校的学费是多少?住宿费多少?宿舍管理如何?这个问题我想请陈校来帮我们介绍。

陈德根:初中:21000元,高中:30000元。住宿费:2000元每学期。有些地方把生活老师称为“宿管”,但我们一直认为,生活老师不仅是管理宿舍秩序,还承担着学生生活技能、生活习惯培养的责任,以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生活老师一定要有爱心,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所以我们学校生活老师的准入门槛比较高,对学历,修养和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问题8: 学生平时的就餐是怎样的标准? 

陈德根:为保障学生的饮食健康与营养均衡,我们目前提供自选餐和套餐两种就餐模式,兼顾标准化和个性化需求:  

1.套餐服务

每日三餐合计40元,搭配主食、蛋白质、蔬菜及汤品等四菜一汤,确保营养全面。   

2.自选餐服务

提供意面、焗饭、汤粉等中西式餐点多样化选择,费用由16-20元每餐不等,定期更新菜单,满足不同口味偏好,学生可自由选择主食、配菜,兼顾个性需求和营养均衡。  

在食材品质把控方面,我们严格选用一线品牌的大米粮油,从源头保障安全与品质。食堂每天对食材进行验收登记,定期接受上级部门检查;同时校内设立反馈渠道,学生可通过意见本、意见箱等途径对菜品口味、卫生情况提出建议,食堂将动态优化服务。我们致力于在健康、安全、多样的餐饮标准下,为学生提供高性价比的膳食服务,让日常就餐做到既安心又充满选择性。

问题9: 学校有校车吗?费用是多少?

陈德根:学校位于东莞市黄江镇,毗邻莞深高速黄江收费站,一小时内便能触达东莞市各镇街,极大便利了学生的通勤需求。同时,学校配套有校车接送服务,目前校车线路、站点,覆盖东莞半数以上镇街,并且还会定期根据学生需求,对现行线路站点进行动态增设,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上下学需求。校车费用根据学生居住地与学校的距离、线路运营成本等因素制定,每学期收费在1100元至2035元之间。 

文字:记者 覃凤春 实习生 梁凤映 图片:记者 黄智谦 视频:记者 黄智谦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