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2024年东莞市青少年应急科普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第二场活动在寮步镇石龙坑小学举办,本系列活动为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项目,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
活动通过科普讲座和应急消防演练等多种形式,旨在提升青少年应急安全素养,增强应对自然灾害与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筑牢生命安全防线,超500名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科普讲座邀请了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崔超伟主任医师以《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为主题,从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方面详细介绍青少年面对重大灾难或事故后的情绪管理等实用知识。灾害由于其突发性、不确定性,让很多身处其中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会出现失控感,从而产生焦虑情绪,这是自然灾害后常见的情绪反应,通常表现为出现紧张、担忧和恐惧等情绪症状,以及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等躯体症状。
崔超伟从如何建立正常化情绪,安全感环境开始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放松技巧,纠正心理健康的九大误区,阐述健康情绪的特点,对不良情绪的影响,分享做情绪主人及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情绪、学会管理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同时,深圳市福田区应急管理协会的高级工程师马昌浩解读了“无危则安,无损则全”的安全意识,涵盖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等三大范畴。重点讲解家庭安全用电、用气要点,如湿手不摸电器、煤气泄漏处理等;阐述消防安全知识,包括火灾逃生、灭火方法、消防标志识别;强调交通安全规则,如步行、乘车、骑车等注意事项。还通过事故案例强化安全意识,助力学生掌握实用防护技能。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应急救援装备展示区,展示了消防灭火装备、医疗急救箱等各种各样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师生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和学习应急医疗器材、防暴器材、应急消防器材以及防洪器材等装备,了解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感受应急救援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同时,现场有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和演示,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些装备。
应急消防训练在急促的消防警报声中正式启动,该训练覆盖应急响应、疏散指挥、火情扑救等全流程处置环节。在专业教官的引导下,学生们遵循“弯腰低姿、用物捂鼻”的规范,沿指定路线快速有序撤离至操场安全区,整个撤离过程呈现出“路线清晰、秩序井然、反应迅速”的良好训练效果。
本次活动以“理论教学+实操训练+场景模拟”的三维模式,推动应急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建构升级,让安全意识成为青少年的终身素养,为构建全民应急体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