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项目横跨多领域,第二届东莞中小学创造性劳动与智能设计活动精彩纷呈
东莞+ 2025-05-24 19:53:09

5月24日,第二届东莞市中小学创造性劳动与智能设计活动在道滘镇济川小学火热开展。183所学校、525支队伍、433名指导老师、1376名选手齐聚一堂,现场创意爆棚,劳动热情高涨,网络图片直播吸引超90万人次围观。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市教育局教研室、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会、道滘镇济川小学承办,道滘镇教育管理中心、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会创造性劳动专业委员会协办。活动以“创造·环保·匠心·融合”为主题,涵盖创意园林设计、创意家具制作、“无废城市”——家用功能车制作、无碳小车制作、电子制作现场赛、机械与电器装置挑战等6个项目,横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新技术体验与应用三大类别,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广阔舞台,全面展现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

岭南园林“搬”进体育馆

创意园林设计项目要求学生从岭南四大园林中汲取灵感,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自行创作岭南园林主题微景观作品。道滘镇济川小学的谢安祺同学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制作技巧脱颖而出。她和队友所设计的创意园林以可园为蓝本,不仅仿照可园的布局,还巧妙地融入了可园的特色元素,如车子上高台的设计。谢安祺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先是认识可园的布局,然后运用学校的陶艺特色捏出可园的外墙,再用鲜活的植物进行点缀。” 她的作品生动展现了岭南园林的灵秀与典雅,体现了她对岭南园林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诠释。

南城商务北部学校的陈泓烨和邓紫嫣同学则通过松皮石堆叠出山峦形态,模拟岭南山水的灵秀,他们用陶艺形式制成了独具岭南园林特色的装饰,如庄重典雅的门楼牌坊、巍峨矗立的古韵塔楼、古朴精巧的石拱桥等,整个微景观 “精巧雅致”,让人仿佛置身于岭南园林之中,充分感受到岭南园林之美的同时,也展现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办公家具竟能“变形”

创意家具制作项目以办公家具为主题,要求选手使用不同材质的纸或瓦楞纸制作办公家具。东莞五中高一七班梁美琪所在的3人团队在创意家具制作项目中展现了出色的创造力。他们设计的家具是一件书桌与柜子的组合体,分开时是独立的书桌和柜子,合起来则变成一个桌子,叠放起来又可变为柜子,实现了多种功能的巧妙融合。

梁美琪介绍:“我们还在家具表面进行了装饰,模仿国外极简画风,采用黑白线条进行随心创作,使家具不仅实用,而且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这种创新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们对空间利用和美学原则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们将不同功能需求整合到一个作品中的能力。

电子小车“玩”转编程路

电子制作现场赛,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焊接主板、组装底盘、编写调试程序以完成规定任务的作品。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的指导老师胡干所带领的学生团队,在此项目中表现出色。胡老师介绍:“我们从购买元器件开始,历经组装、调试、焊接等环节,反复优化,最终成功完成了作品。”学生们凭借巧妙设计和精确计算,使作品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这些电子制作作品不仅外观独特,而且在创新性方面也十分亮眼。

学生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参与这个项目,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创新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赛事升级优化,聚焦核心能力与多元项目

东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会会长、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校长柴松方表示,与去年相比,本届活动在保留精华基础上全面优化升级,更注重主题化设计,聚焦培养学生核心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凸显市内本土特色项目 “创意园林设计”,以岭南园林为主题,引导学生从岭南四大园林中摄取灵感创作微景观作品。引进的市外成熟项目“创意家具制作”,以办公家具为主题,挖掘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设计才能的工匠苗子。此外,今年新增“无废城市”主题项目,推动城市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东莞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亲身体验劳动与智能设计的结合,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文字:温梦玲、赵海霞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