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生态朋友圈持续扩容!记录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40种,新发现3个新物种
读特客户端 2025-05-23 17:06:36

5月22日,在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之际,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携手龙岗区政府在龙城公园举办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的系列活动。活动通过成果发布、案例分享、互动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示深圳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呼吁全社会共同守护生命共同体。

深圳市政府副市长张华,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筠,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学凡,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亚立,龙岗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玉庆出席活动。东莞、惠州等兄弟城市单位代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水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气象局等相关单位代表及企业、社会组织、科研机构、环保组织、市民群众等共同参与。

生态答卷亮眼:生态格局稳定 物种家谱丰富

深圳作为高密度超大城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理念,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学凡在致辞中提出,一座城市的伟大,不仅在于它的高度和速度,更在于它能否为每一种生命留出空间。深圳留足生存空间,为自然朋友打造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提供优质生态环境,为自然朋友创建安居生息的乐园;增强生态连通,为自然朋友做大生态“朋友圈”。

活动现场,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亚立发布了深圳城市生物多样性状况。深圳作为全国“地域最小的超大城市”,已构建起海陆联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24%的陆域和和19%的海域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拥有27个自然保护地和1320个公园。近年来,深圳记录到野生维管植物2234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55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40种,并新发现岭南浮蛙、坝光水蕨等3个新物种。

据介绍,深圳率先实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成效显著,生态产品价值(GEP)稳中有升,气候调节服务相当于节约700亿度电,绿色空间年均提供超10亿人次休闲服务。此外,深圳创新推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联动政府、企业、公众等48个成员单位。深圳已开展各类自然教育活动超6000场,推动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示范引领分享:企鹅岛示范先行 万桥计划联通生态

科技引领生态友好园区建设。腾讯集团作为科技企业代表,分享了“腾讯前海湾生态圈——企鹅岛生物多样性友好园区试点计划”。腾讯集团前海湾项目负责人王楠表示,腾讯将协同多方力量,运用腾讯的核心技术,制定企鹅岛园区生境重建、红树林滨海湿地生态提升、海洋关键物种的保护等一揽子计划,推进生物多样性友好园区试点建设。

“万桥计划”连接微观生态。深圳推出的“万桥计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通过“1+1+1+N”模式(1个IP、1套科普读本、1个科普小程序、N场共建活动及微型生态保护点),构建微观生态修复网络,已建成50余处微型友善设施,吸引超800名市民参与。“万桥计划”负责人郭倩表示:“小小行动大声讲。‘万桥’不仅是桥梁,更是人与自然的对话通道。”

全民参与行动:共筑“山海连城”和美家园

活动现场,龙岗区通过视频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并发布IP形象“岗岗”——一只象征生态韧性的中华穿山甲,以及《龙岗生灵地图》。地图标注了50余种野生动植物分布,市民可循迹探索。龙岗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玉庆表示,龙岗区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区”和“生态绿心”,未来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推动辖区“产城共荣、万物共生”。

活动尾声,与会领导共同上台启动了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现场活动。

活动现场活动内容丰富,包括互动体验区和生态主题展区,来自多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参展方集中呈现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内容。市民可参与“穿山甲趣味闯关”游戏,化身“森林卫士”收集鳞片兑换生态礼品;在“昆虫秘境”探索中,专业导师带领学生观察微观生物;展区内,智能监测设备、昆虫标本和环保文创产品吸引众多观众驻足。

从政策创新到科技赋能,从区域协作到全民参与,深圳正以先锋之姿为全球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绿色动员。未来,深圳将继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彩篇章。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