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如约而至。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呼吁大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创和美永续之路。
△主题宣传片
生物多样性
是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肇庆作为大湾区最美的生态绿洲,
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近年来,肇庆市持续
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编目,
建立健全生态系统监测网络,
联防联控外来入侵物种和有害生物,
稳步推进生物多样性
治理能力保障。
2021年
广东西江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多次发现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记录到藏酋猴。
2022年
在鼎湖山一带发现棕脸鹟莺、黑眉柳莺,这两个物种都是鼎湖山保护区鸟类分布新纪录,也是我市鸟类分布新纪录。
△ 棕脸鹟莺。谭永梅 摄
△ 黑眉柳莺。谭永梅 摄
2023年
我市首次记录到东方白鹳、海南鳽、大滨鹬、黑尾鸥、凤头鸊鷉、阿塔卡马鼠耳蝠 、侧条树蛙、南方链蛇 、横斑钝头蛇和白眉棕啄木鸟等10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新纪录1种(阿塔卡马鼠耳蝠,黑石顶),广东省区域新纪录6种,分别为白眉棕啄木鸟、侧条费树蛙、横斑钝头蛇 、南方链蛇等。
△在高要区发现国家一级野生动物东方白鹳,为肇庆地区新纪录。图源 肇庆市濒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2024年
在我市发现肇庆德昭藤,为我省新分布记录物种或肇庆特有植物新物种,在怀集大稠顶发现福建掌突蟾,为该保护区新纪录……
△福建掌突蟾。朱滨清 摄
珍稀物种的持续发现,
是肇庆积极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成效体现。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肇庆全市记录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78种,物种数占全省的54.94%(全省物种数1052种)。其中哺乳类76种、鸟类363种、爬行类93种和两栖类46种,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07种,穿山甲、小灵猫、黄胸鹀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5种,白鹇、画眉、红嘴相思鸟、豹猫、蟒蛇、眼镜王蛇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2种。
△ 鼎湖山的动物。图源 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市域范围内分布有维管束植物
254科1242属3134种,
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仙湖苏铁、水松、水杉等6种,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金毛狗、黑桫椤、水蕨等24种,
以及肇庆特有植物草地越桔、
鼎湖鱼藤等10种。
△鼎湖山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
而这些珍稀动植物
主要集中在
肇庆
这些“宝藏”地方~
肇庆鼎湖山
是新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中国第一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蕴藏着丰富的生物,
是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被称为“物种宝库”
和“基因储存库”。
△ 图源 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
是广东省首个
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
获誉“广东十大最美湿地”
“广东十佳观鸟胜地”。
△ 图源 星湖湿地公园
封开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
始建于1979年8月,
是我省成立较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总面积3264.54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99.6%,
孕育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
△ 特有植物封开蒲葵。图源 黑石顶保护区
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环境优越,
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拥有野生动物239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33种,
省级保护动物22种。
区内还有604种药用植物、
136种观赏植物、134种用材树种等。
△ 图源 广东西江烂柯山自然保护区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如今的肇庆大地,
山川锦绣,鸟飞鱼跃,
万物生长竞自由。
请大家一起携手努力,
呵护生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