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莞城运河路的夹竹桃花海又开了,开成雪浪一般,好美啊!”“在东江文化长廊有一墙粉白色的夹竹桃‘瀑布’,拿着花伞往那一站,绝了!”“雨天的夹竹桃浪漫氛围感拉满,上桥运河边一整条花路,随便拍都很出片!”……

△初夏正值夹竹桃盛花期,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与夹竹桃的合影。图为网友截图
初夏时节,东莞的街头巷尾被一片粉白相间的花海点缀。在莞城运河路、东江文化长廊等地,夹竹桃盛开如瀑,层层叠叠的花朵宛如“雪浪”,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拍照。社交平台上,“夹竹桃打卡”成为热门话题,不少网友晒出与花合影的美照。然而,在这片浪漫景象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危险——夹竹桃全株有毒,误触或误食可能危及生命。

△每年初夏时节,东莞街头巷尾被一片粉白相间的花海点缀
美丽却致命:夹竹桃中毒事件频发
夹竹桃又名笔桃、白羊桃,虽有着娇艳的花朵和四季常青的叶片,却是植物界著名的“毒美人”。其全株含有强心苷类毒素,尤其是夹竹桃苷,毒性极强。成年人仅摄入少量叶片或汁液,就可能引发严重中毒,甚至致命。

△夹竹桃是一种广泛种植的观赏花,常见颜色有白色、粉红色等
近期,多地发生因接触夹竹桃而中毒的案例:
·误食泡茶致ICU抢救:一名54岁男子因牙疼,听信偏方用夹竹桃叶泡水饮用,结果出现剧烈呕吐、心律失常,最终被送医抢救,经血液透析才脱离危险。好在经过治疗,男子已经恢复了意识。他老伴十分后悔:“谁知道就两片叶子,能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含花拍照中毒送医:一名女子为拍摄“文艺照”,将夹竹桃含在口中,次日出现中毒症状,紧急就医后才得以缓解。
·泡酒饮用致肝肾损伤:一名风湿病患者长期饮用夹竹桃叶泡酒,导致肝肾功能严重受损。

△夹竹桃白色的花朵开得特别漂亮
毒性解析:全株有毒,接触需谨慎
夹竹桃的毒性不仅存在于花朵,其茎、叶、花粉、种子甚至燃烧后的烟雾均含毒素。主要中毒途径包括:
误食:摄入叶片或花朵后,轻则恶心、腹泻,重则引发心律失常、心脏骤停。
皮肤接触:汁液接触皮肤可能导致红肿、瘙痒,伤口沾染则可能加速毒素吸收。
吸入烟雾:燃烧夹竹桃产生的烟雾亦含毒性,应避免吸入。
尽管毒性强烈,但正常观赏并不会导致中毒。只要不采摘、不触碰汁液,保持安全距离,市民仍可放心欣赏其美丽花景。

有毒为何城市仍广泛种植?
尽管夹竹桃有毒,但其在园林绿化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超强环境适应力:耐污染、抗灰尘,能有效吸收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被誉为“天然空气净化器”。
·花期长、观赏性强:从春末至深秋持续开花,花色艳丽,适合城市景观美化。
·易于养护:耐旱、耐贫瘠,管理成本低,适合大面积种植。

安全指南:这些常见植物也有毒
除夹竹桃外,许多常见观赏植物也含有毒性,需提高警惕!
汁液有毒:常春藤、一品红、滴水观音
果实/种子有毒:紫藤、苦楝、国槐
家养植物:水仙、绿萝、龟背竹
它们有很多优点,非常有利于园林绿化,只要不误食,不触碰汁液,一般不会中毒。
安全建议:
1、观赏时保持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2、切勿采摘、食用不明植物
3、看护好儿童及宠物,防止误食
如不慎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严重者及时就医

网友热议:美丽需谨慎
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对夹竹桃的毒性展开讨论:
“《甄嬛传》早就科普过,夹竹桃有毒!”
“花虽美,但安全第一,看看就好!”
“家门口就有,开花超美,但从不碰它。”
最后提醒大家,5-8月正是夹竹桃的盛放期,粉白相间的花海为城市街道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但其毒性不容忽视。欣赏美景的同时,切记“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让安全成为赏花的第一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