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砖石之间,一画千年——南阳汉代画像艺术展”在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展出,邀请市民走进博物馆,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
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指我国汉代修建墓葬、祠堂、门阙等建筑所用表面刻有图像的装饰性建筑材料,其作用是加固、显赫、装饰、镇宅及留志告世。
画像砖肇始于战国时期,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二者皆隆兴于东汉时期,是汉代画像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我们祖先智慧的优秀艺术表现形式。
汉代画像艺术既有“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又是当时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真实刻画;不追求对自然一味的摹仿不仅仅于细微未节之刻划:或繁密、或疏简、或古朴、或流动,是古代绘画和雕刻艺术高度结合的结晶,也是研究我国汉代历史的宝贵实物资料。
本次展览精选南阳出土汉代画像砖16件汉画像砖石拓片精品52件其中有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9件,透过五大板块展览阐释画像中的故事内容,带领大家窥探汉代先民的思想信仰、生活状态,还有他们“视死如生”的生死观。
汉代画像,承载着古人的生命期许,也刻录我们的民族记忆。步入展厅,汉代工匠以石为纸、以錾为笔的创作跃然眼前,有白虎星座图勾勒出汉人星汉灿烂的天文玄思,还有阳乌(太阳神鸟)拓片呈现了楚地先民对自然的敬畏,更有《嫦娥奔月》《仙人乘龟》等奇幻画面将生死观、升仙梦编织成浪漫纹样……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汉代画像艺术充分显示汉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
本次展览将展出至8月25日,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参观,在砖石之间,以画像为桥梁,跨越千年。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5年5月16日至8月25日免费参观
展览地点: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二、三楼临时展厅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7:15(逢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