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交流会、逛文创市集、体验疗愈活动、参观建设中的博物馆新馆……国际博物馆日,你逛博物馆了吗?
5月18日,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初夏,“联盟携手 共创未来”——东莞市2025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系列活动在东莞市博物馆新馆项目部举行,以“博物馆之城的共建共融”和“博物馆运营的焕新赋能”两大主题N场活动,邀请东莞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共聚一堂、共襄盛会,市民游客纷至沓来感受东莞文博事业新精彩。
干货!博物馆联盟深度交流共启新章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当天,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为35家东莞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授牌,并开展联盟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如何发展好博物馆事业,探索博物馆更好的未来。
东莞博物馆联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市级博物馆联盟,2023年成立以来,一直以构建更具活力、更有合力的博物馆体系,和多行业、多层次的博物馆结构,推动东莞“博物馆之城”创新发展为宗旨,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纵深推进。
随后,在“博物馆运营的理念与实践”业务培训会上,中国动漫集团国漫文创发展中心执行主任赵玉贵就如何以国漫助力博物馆运营与联盟单位代表进行分享交流,带来多元理念启发。他认为,要充分了解当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在博物馆运营中运用互动、文创等手段为年轻人提供情绪价值,让博物馆更贴近观众。此外,在“博物馆运营的理念与实践”业务交流会环节,东莞市成铭热熔胶博物馆馆长王贤胜,东莞邮政公司主题邮局主管陈友林,东莞市博物馆研究员、原保管部主任杨晓东先后分享了博物馆的运营经验、爆款文创的打造等主题内容,干货满满。

东莞市博物馆馆长李历松表示,从成立之初的首批21家博物馆加盟,到如今的35家博物馆成员,东莞博物馆联盟的发展成绩斐然,每个成员单位各有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东莞文博事业出圈出彩,接下来联盟将以本次活动为新起点、以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建设为契机,共同推动东莞博物馆事业迈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
好玩!开放式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如何让这所“大学”变得更好玩?
当天,在东莞主会场,文创集市、新馆市民开放日活动、民间收藏公益鉴定活动、“梅瓶的后现代生活”文化疗愈活动、东莞博物馆联盟巡展等精彩纷呈的开放式活动同步开启。
由石龙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唯美陶瓷博物馆、松山湖望野博物馆等联合参展的文创市集展出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供市民欣赏、购买,并推出拓印、徽章制作、莞草编织、小红书打卡领取文创礼品等多样化的文创体验活动,吸引市民驻足参与,在“好玩”中挖掘东莞文创活力。
“新馆市民开放日”分批邀请了市民走进新馆工地现场,通过工程师对项目的详细讲解,提升市民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认知度和参与感。东莞博物馆联盟巡展汇集35家联盟成员单位场馆概况、优质展览、特色藏品等信息,向市民呈现东莞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体系和特点,助力“博物馆之城”影响力的传播……

其中,在东莞市博物馆新馆的样板间上演着一场创新性的博物馆公共教育活动——东莞市博物馆联合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开展“梅瓶的后现代生活”文化疗愈活动。东莞市博物馆宣教部主任杨畦介绍,该活动以东莞市博物馆藏“明 白釉贴花折枝花卉纹兽钮盖梅瓶”作为情感体验的“触发器”及情绪投射的“容器”,整合“正念减压疗法”,通过白釉探索、梅瓶触摸、自我觉察分享、梅瓶diy等环节,带领公众回到当下,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这是东莞市博物馆首次联合医院合作探索疗愈活动,课程经过多次打磨,希望能引导市民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在博物馆通过文化艺术治疗体验进行心理调适。”杨畦说道。
据了解,“小林漫画疗愈展”首站5月18日同步在东莞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棠博物馆(筹)启动,6月18日后将前往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展出。展览以220幅作品充满温暖和治愈的力量的漫画作品创造疗愈空间,向观众传递温暖和积极的情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