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开展“五一”旅游文化周活动
东莞+-中堂视窗 2025-05-14 16:47:33

■五一期间,中堂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赛事,激发了文旅消费热潮 中堂供图

在美食嘉年华畅享味觉盛宴、在锣鼓声中沉浸狮王争霸赛、在湖面见证水上飞人极限表演、在亲子乐园解锁童趣新玩法……

今年五一假期,中堂镇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文旅活动新场景、新玩法和新体验,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吃、喝、玩、乐、游”体验式文旅活动,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新热潮。

其中,粤港澳狮王争霸赛和“起龙”传统民俗活动尤其精彩。在粤港澳狮王争霸中,来自粤港澳三地的顶尖醒狮队伍同台竞技,施展绝活,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精彩的狮舞盛宴。不仅让市民游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在“起龙”传统民俗活动中,不仅让市民游客观赏到了原汁原味的东莞水乡“起龙”一系列传统仪式,而且通过设置非遗墟市、龙舟文创展示、创意集市等配套活动拉动消费,推动中堂正式进入“龙舟月”时间。

据统计,“五一”旅游文化周活动期间,乐购中堂促消费活动带动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0%,全镇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约10%、限上住宿营业额同比增长约20%,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武术表演 通讯员 萧培东 摄

活动1

粤港澳狮王争霸赛精彩纷呈

作为中堂“五一”旅游文化周的重磅活动,5月1日晚,在中堂篮球馆上演了精彩的粤港澳狮王争霸。当晚,来自粤港澳三地的顶尖狮队汇聚一堂,以赛会友,向中堂市民和外来游客充分展现了独特的舞狮风格和精湛技艺,从中感受岭南传统文化魅力。

伴随着激昂的鼓点和欢快的锣声,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南狮跃然台上,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狮子们时而翻滚跳跃,时而腾空而起,传统南狮的“喜怒醉醒”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掌声如潮。

高桩南狮比赛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精英队伍轮番上阵,在梅花桩上辗转腾挪、凌空飞跃,将醒狮的威猛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伴随着抑扬顿挫的锣鼓点,参赛队伍美演绎了“高杆舞狮”“采青”“360度转体”等岭南舞狮绝技,特别是高难度的高杆飞狮环节,舞狮运动员在高桩上灵活自如地跳跃、翻滚,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引得现场观众惊呼连连、掌声雷动。

■舞狮表演 通讯员 萧培东 摄

这场融合了武术功底与艺术表现力的非遗文化盛宴,让市民们深切感受到岭南传统舞狮“刚柔并济、智勇双全”的独特魅力。每支队伍的表演都融入了当地的特色元素,如广东的岭南风情、香港的都市韵味、澳门的中西合璧,让观众在欣赏比赛的同时,领略粤港澳地区的传统文化魅力。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东莞市莞青联盟武术龙狮总会夺得“狮王”;深圳公明上村醒狮团、香港新生村龙狮会夺得金奖;郁南县龙狮运动协会、中山市小榄镇永宁龙狮武术团获得银奖;佛山南海顺雄龙狮团、广州天河楼阁醒狮团、中国澳门忠信体育会获得铜奖。

比赛间隙,来自莞青联盟武术龙狮总会的“武动天下”武术团与虎门虎泳醒狮队轮番登台,献上了刚劲有力、各具特色的武术表演及舞狮表演。尤其是虎泳醒狮队——这支由平均年龄超60岁的醒狮文化爱好者组成的队伍,以矫健的身手和饱满的热情,展现了传统武术和岭南舞狮文化的深厚底蕴,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喝彩、掌声雷动。

■起龙 通讯员 萧培东 彭文悦 摄

活动2

“起龙”让中堂进入“龙舟月”

“四月八,龙船兜底挖”。农历四月初八,水乡人会把深埋于河涌底下或池塘里的龙船(也称“龙舟”)挖起、洗净,以备端午时节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中堂镇在东向村举行“起龙”传统民俗活动,这也标志着中堂正式进入“龙舟月”的嘉年华。

当天起龙仪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媒体记者前来共同见证一条23岁的松木老龙被“唤醒”。据了解,这条龙舟曾为东向村夺过中堂镇龙舟锦标赛第四名的好成绩,是该村悠久龙舟文化历史的见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冯怀女、冯沛朝父子也出自东向村。

当天的起龙仪式由新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冯沛朝主理,严格按照传统习俗历法,还原东莞水乡“龙头开光、请龙头、起龙、洗龙、装龙头、点睛、采青”等传统仪式。

在“起龙”现场,经过简单庄重的祈福环节后。冯沛朝宣布,起龙仪式正式开始。只见数十名健儿齐力跳入水中,从“龙床”唤“老龙”出水,众人将龙舟请出水面后,细心清洗,船上和岸边人员一旁泼水敲锣助威,众人高呼将“老龙”从水中抬起“晾水”,经过精心清洗装饰,这条“老龙”重现当年英姿,威风凛凛,引发观众阵阵欢呼,同时岸边的群众和河涌的龙舟健儿互泼龙舟水互赠祝福,祈求安康。

伴随此起彼伏的锣鼓声、鞭炮声,龙舟健儿从祠堂内抬出龙头、龙鼓,为老龙进行请龙头、装龙头、龙鼓、龙桨和点睛、采青等仪式。只见点睛现场,冯沛朝先是用香茅水清洗龙身,随后持毛笔朱砂为老龙点睛,“一点龙眼,龙精虎猛;二点龙头,红运当头;三点龙鼻,事事顺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延续和传承龙舟文化精神。

■龙进绿道 通讯员 萧培东 彭文悦 摄

随着龙舟点睛完毕,这条老龙被唤醒,龙舟健儿们驾驭着它,游弋水中,进行精彩的采青表演,其威武英姿引得市民阵阵欢呼和掌声。

当天的起龙仪式上,还举行了中堂龙舟文创产品的发布会。这款龙舟文创产品为中堂镇文化服务中心联合东莞市迪爱歪礼品有限公司开发的“非遗龙舟”木质拼装模型,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制作技艺,拼装过程如解文化密码,构件按榫卯古法组装,不仅是工艺品,更是可触摸的文化基因,让非遗工艺匠心精神得以在指尖传承。据悉,4月2日,中堂镇举行了龙舟文创产品合作集中签约仪式,通过政企联动协作,多方资源融合,强强联合推动中堂龙舟非遗和龙舟文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作为龙舟月活动的开始,当天活动设置非遗墟市,龙舟文创展示、创意集市等配套活动,展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堂龙舟制作技艺、非遗特色美食中堂鱼包及中堂腊肠,以及村民自己制作的粽子、冬团、煎堆等特色小吃,让市民现场尽情体验非遗魅力和水乡风情。

而作为东向村的传统,当天的起龙仪式结束后,龙舟健儿们还即兴表演了扒艇仔趣味赛,提前为龙舟月预热。据悉,中堂是“中国龙舟之乡”,每年都举办龙舟景,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各村都轮流举办龙舟景,素有“中堂龙舟九景”的说法,会景时万人空巷看龙舟趁景,形成了独特的中堂龙舟文化,而“起龙”也标志着中堂龙舟景的开始。

起龙

(粤语版)

中华文化

堂正博大

龙腾盛世

舟游天下

好景顺嘉

东来紫气

向善向上

起航新征

龙狮舞灵

高锣鼓响

非凡手艺

遗技宝贵

传扬民俗

承接永续

到今新启

立此为据

夏日顺遂

早起早兑

安康祥瑞

造福相随

东莞市作家叶伟强

(笔名钰铖)

文字:李健武 通讯员 邱发平 程思敏 钟雪莹 图片:通讯员 萧培东 彭文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