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由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工信装备工程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深圳市智能制造协会等多家行业机构协办的“2025‘AI+’赋能智能制造产业大会暨2025先进装备产业(深圳)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开幕,吸引政府部门相关人士、国内外院士专家、产业链企业代表齐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应用、发展趋势与挑战。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苏波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智能制造日益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竞逐博弈的焦点和战略升级的重点。我国更要坚定不移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现场,深圳市新材料产业AI创新平台揭牌,标志着深圳在AI与材料科学交叉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据了解,该平台通过与云服务平台如中国电子云、火山引擎等展开合作,联动贝特瑞、欣旺达等行业龙头企业,基于企业共性需求,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解决 AI 应用问题,推动新材料行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AI早已应用于新材料领域,比如最早期的材料高通量技术等。如今,AI在新材料行业中的主要应用集中在研发、生产制造过程优化、检测和市场应用方向判断等环节,基于大量数据在较短时间内挑选出最优选项,为相关企业指明研发和生产方向等。”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李音表示。
在主题演讲环节,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思实验室主任杨军发表主题为“AI产业发展新路径的演讲,提出AI技术应从单点突破转向全链条协同创新;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张宏探讨人工智能为机器人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强调视觉导航与自动驾驶技术的颠覆性潜力;中南大学教授黄启忠解析空天的划分与新材料的应用,揭示新材料在高端装备领域的战略价值;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理事长陆军分享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平台赋能装备产业的路径,呼吁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中欧商学院校友会副会长陆江宁则从实战角度剖析“企业如何应对关税壁垒,打破出海瓶颈”,为企业国际化提供策略支持。
“大模型是机器人的先验知识和知识库,通过更多数据训练,储存着常识知识。机器人不仅能依靠传感器与外界交互,还能通过大模型实现更多操作。”张宏提到,机器人操作面临“莫拉维克悖论”,像系鞋带这类对人类简单的操作,对机器人却很难。同时,现实世界物体多样,机器人决策需处理泛化问题和低级的电机控制决策,传统靠算法的机器人控制方式难以应对,可与大模型交互以解决问题。
会上,深圳市人工智能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围绕《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进行专题宣讲,详细解读深圳在技术攻关、场景开放、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引。现场还展示智能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装备等前沿技术成果,生动呈现“AI+制造”的落地场景。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