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立体呈现横沥镇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全力塑造“百年牛墟·活力横沥”文化品牌,唱响“来横沥,一起‘牛’起来”城市形象口号,以文旅融合赋能“百千万工程”,打造城市消费升级新引擎。由镇宣教文体旅游办主办的“牛镇八景”评选活动顺利完成线上投票环节。在为期7天的网络投票中,累计收获逾26.5万次投票参与,生动展现了广大市民对横沥文旅发展的殷切期待与热忱支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次评选采用“双轨制”评审体系:线上投票权重占70%,充分体现大众的喜好和期待;线下专业评审权重占30%,由市文广旅体局相关业务科室、市文联相关协会、市旅游协会横沥分会、横沥镇文联、横沥摄影家协会、横沥镇文艺志愿者协会等机构组成的专业评审团,从历史文脉传承度、文旅融合创新性、景观视觉独特性等多个维度开展专业评估。
经过加权统计与综合审议,最终入选的“牛镇八景”既承载着市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又彰显着专家学者的专业眼光,是大众审美与专业标准有机统一的评选结果。这些景观不仅镌刻着横沥百年牛墟的文化记忆,更勾勒出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创新图景,将成为彰显城市品格、激活文旅动能的重要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入围的20个候选景点各具魅力,或底蕴深厚,或景色宜人,或充满活力,它们共同构成了横沥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版图。在本次评选中部分未入围但备受专家青睐的景点,却凭借独特的自然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或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在评审过程中获得高度认可与由衷赞叹,其魅力与价值获得了专业领域的深度肯定。
比如,彩虹潆波(山厦彩虹村)是横沥镇的“网红打卡地”,因其独特的“彩虹村”景观而闻名。公园周边的房屋和墙壁被涂上了五彩斑斓的色彩,搭配创意墙绘,宛如童话世界。游客可漫步彩色小巷,赏田园风光,享悠闲时光,感受乡村宁静美好。
又如,印象横沥(城市会客厅)坐落于模具文化大楼附楼一层,毗邻金牛公园,总建筑面积615平方米。展馆以“欲见”“遇见”“预见”为叙事脉络,通过六大主题展厅生动演绎城镇发展轨迹:序厅开启时空对话,“欲见”解码历史基因,“遇见”聚焦当代创新,“预见”勾勒智造蓝图,辅以“牛镇风华”特色展区及可邮寄文创的“记住横沥·寄出美‘沥’”互动空间,以沉浸式展陈串联起牛镇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图景。
【横沥“牛镇八景”名单】
1.葵香花海(村头葵香园)
2024年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村头村,拥有以向日葵为主题的葵香园。每逢花期,百亩葵花竞相绽放,绵延成金色海洋,吸引大批游客徜徉其间,成为东莞热门的生态旅游打卡地。
2.东引潮晖(一河两岸)
横沥依托东引河中心段生态廊道,串联金牛公园、友善公园、体育公园打造“一河两岸三公园”景观带。通过四季花海、亲水平台、休闲步道等设计,构建集生态保护、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滨水空间,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诗意栖居地,成为宜居宜业的生态范本。
3.稻香耘梦(稻香饮食文化中心)
稻香饮食文化中心位于东莞市横沥镇西城科技园三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集工业旅游、餐饮住宿、文化体验、研学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先后荣获第二批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东莞体验之旅”名单、第二批“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第三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省级荣誉,成为“横沥·百年牛镇”乡村休闲游的核心载体。
4.逸颐毓秀(逸颐艺舍)
逸颐艺舍博物馆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荟萃古今书画、陶瓷、青铜器、明清家具、田黄石等藏品,以“民间海丝敦煌、瓷器研博、石赏幽清、翰墨寄情、木秀经年、勤耕天下”典型景观构成“馆藏六宝”,展现中华传统艺术精髓与岭南文化底蕴。
5.水岸人家(隔坑村)
水岸人家,善治隔坑。隔坑村是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以绿美生态建设为抓手,整合资源持续推进。通过实施碧塘治理、古村活化、景观提升等举措,形成“碧塘映古厝”特色景观带,建成全市首个“花卉超市”“益企啡吧”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形成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互融、乡村风貌与宜居品质共进的发展格局,为城乡融合背景下的生态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板。
6.新埠芳华(新埠正街)
新埠正街始建于1929年,是一条全长200多米、宽10米的岭南风格商业街,融合了西式建筑与广东传统骑楼,散发着浓郁的怀旧情怀,是目前东莞乃至珠三角保存较完好的古骑楼群之一,2004年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7.金牛萃影(金牛公园)
金牛公园位于横沥镇沿江北路的东引河畔占地面积19公顷,以牛文化为主题,建有牛雕塑、横沥风情图艺术浮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墙绘等,并点缀景石、联、石刻等景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牛文化主题景区。
8.相牛故里(张坑村)
张坑村以“相牛文化”为魂,串联生态人文脉络,打造沉浸式乡村文旅线路。登张山峰寻古韵,品诚味中风情厚,游桂湖处夜色幽,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张坑村还入选了第二批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