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书桌抽屉里,藏着一个特别的宝盒,里面装着扑克牌、彩色豆子和一个小小的魔方。这些都是我的数学启蒙老师——于老师留给我的“魔法道具”。每当打开它,那段如彩虹般绚丽的数学时光就会浮现眼前。
刚上一年级时,我特别害怕数学。那些数字像穿着轮滑的小精灵,总在眼前溜来溜去,怎么也抓不住。于老师发现后,轻轻蹲在我身边,辫梢扫过作业本:“你看,‘3’像不像小耳朵?”她握着我的手画弧线,掌心的温度让我安心。她用彩色粉笔画苹果、画小花教我们计算,算错时,她会拍拍我的肩膀:“小祖最棒了,再试一次好不好?”
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惊喜。记得第一次上课,她变魔术般掏出一副扑克牌,教我们用红桃和黑桃分组练习加减法。“红桃3加黑桃5等于多少?”她眨着眼睛,像在分享一个秘密。放学时,她神秘地发给我们每人一袋彩豆:“回家数数看,明天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最难忘的是那节魔方课。我总转不对颜色,急得直跺脚。于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手把手教我口诀:“先找到中心块,就像找到家的方向。”她的手指灵巧有力,带着我转动魔方。当终于拼好一面时,我高兴得跳起来,她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她的作业也充满趣味:用扑克牌练口算,数豆子,数一切能数的东西——两个一组,五个一排,十个一列……就这样,她为我打开了数学的奇妙大门。
二年级开学时,于老师调走了。如今,每当遇到数学难题,我就会取出宝盒里的豆子慢慢数,或轻轻转动那个旧魔方。奇怪的是,那些冰冷的数字仿佛又变回了她教我的趣味游戏。
我渐渐明白,真正的怀念不是停留在过去,而是带着温暖继续前行。就像于老师说的:“数学不是可怕的怪兽,而是藏在生活里的小精灵。”
现在,我的宝盒里多了一张数独比赛的优胜奖状。这不仅是一份成绩,更是于老师在我心里种下的“热爱”开出的花。她的魔法,仍在照亮我的成长之路。
作者:东莞市东城第五小学四年级4班叶祖萱;指导老师:陈文婷